起诉状、答辩状是人民群众参与诉讼的第一步。

第一批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试行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做优辅导服务、做细应用指引、做深智能辅助、做实提质增效,助力当事人准确、全面地反映诉求,提升纠纷化解质效。当事人和律师越来越理解、认同这项便民举措。

2025年,全国法院示范文本应用率以每月10%的增幅持续上升,截至4月15日,全国法院起诉状示范文本应用率达45%,较1月增加25个百分点,有16个省(区、市)应用率超50%。

第一批示范文本推行后,地方法院在应用示范文本中取得了哪些有益经验?如何让示范文本在纠纷化解中更好用、更易用、更管用?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第一批示范文本应用典型案例,充分展现应用示范文本在保障当事人诉权、便利群众参与诉讼、促推提升立案质效、提高各环节解纷质效以及促推类案源头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从“不会写”到“精准答”:“填表式”立案迅速锁定“争议清单”

只拿结婚证和身份证可以来法院离婚吗?

杨某与胡某因婚姻矛盾分居两年多,经社区、街道多次调和仍无法共同生活。今年3月,杨某为解除婚姻关系,遂诉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

“离婚纠纷不仅涉及解除婚姻关系、孩子抚养权,还关联夫妻共同财产、共同债务的分割,以及子女抚养费、探望权等问题。”见到当事人杨某仅携带了结婚证和身份证,法院的引导员耐心向杨某介绍了离婚纠纷民事起诉状示范文本,并指导杨某填写、勾选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提示其补充对应证据等。

仅耗时10分钟,杨某就完成了起诉状的填写。法官通过提取起诉状中的要素内容,半小时内完成了登记立案,经征得当事人同意,将案件移送给特邀调解员进行先行调解。

“很多当事人是第一次到法院解决纠纷,对于法律文书怎么写、如何用并不了解。”在水磨沟区法院立案庭法官滑洁看来,由经验丰富的资深干警进行文书填写的引导指导工作,是可以让案件实现“速调快审”的关键一步。

次日,当事人双方来到法院调解时,胡某表示不清楚怎么开展答辩,调解员遂引导胡某填写要素式答辩状,并根据双方提交的要素信息和证据材料,引导双方就抚养费问题达成一致,实现“当天调解,当天结案”。

“婚姻家事类案件在调解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当事人有较多情绪表达,而往往忽略了对核心矛盾的叙述。”作为曾在法院系统工作三十余年的退休法官,调解员张杰表示,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极大提升了调解效率,调解员可根据诉辩状迅速明确双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事实证据,围绕争议焦点有针对性开展调解工作。目前,起诉状示范文本在水磨沟区法院的应用率已达到95%。

据统计,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案件中,自然人未请律师代理自行提起诉讼的占比达到78%。对于第一次“打官司”的群众而言,如何应对复杂的诉讼程序、书写清晰的法律文书?只需按照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要求填好“要素表”,当事人即可得到一份清晰、精准的“诉讼指南”。

当事人自行提起诉讼的情况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尤为多见。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多有参与诉讼的当事人文化水平较低、诉讼能力较弱等现象。对此,人民法院主动提供“一对一”代写诉状服务,切实为口头起诉的当事人减轻诉讼负担。

李某驾驶的三轮汽车与唐某驾驶的二轮电动车发生刮碰,造成了唐某车辆受损和人身损害。今年3月,唐某携带起诉材料到山东省沂源县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起诉。该中心由政法委、法院、检察院、民政局、司法局、交警大队等六个职能单位组成,针对道交纠纷提供调解、立案等一站式解纷服务。

唐某表示不会撰写起诉状,只能口头陈述事故发生过程。工作人员根据唐某陈述,对照示范文本要素逐一填写、勾选,并指导唐某根据示范文本的提示梳理赔偿项目、车辆投保情况等。

“示范文本不仅能够归纳争议焦点,还可以让当事人对诉讼结果产生合理预期,从而选择调解等更高效、低成本的解纷方式。”沂源法院法官程梅表示,案件进入先行调解程序后,因示范文本要素信息全面,调解员引导唐某对照赔偿项目使用法院的道交纠纷赔付测算表,一键计算出了赔付金额,双方当事人均在心中对赔偿项目和赔偿金额有了合理预期。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

“示范文本+赔付测算表”通过结构化要素将抽象诉求转化为具体数字,为双方当事人协商提供了客观标尺。据介绍,今年以来,沂源县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大力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促推97%以上的道交纠纷以调解方式解决,80%以上的小额案件当场履行。

从“问诊单”到“加速器”:示范文本助力批量案件“一模板通解”

“导诉人员介绍了要素式起诉状的优势,尝试后发现填写过程并不繁琐。”今年2月,律师张鲁鹏携带案件起诉材料来到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立案时,体验了传统起诉状到要素式起诉状的“极速转换”。

将传统起诉状通过高拍仪扫描上传,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实现自动识别,并“一键回填”至起诉状示范文本相应位置,不到两分钟,一份要素完整的起诉状即填写完毕。工作人员审核时发现,律师准备的传统诉状中未列明复利计算标准、逾期时间等关键信息,遂提醒律师进行了“填空式”补充。12件案件当场登记立案。随后,律师主动使用起诉状示范文本,提交了其他14件案件的起诉材料并快速立案。

“在批量金融合同纠纷中,要素式起诉状既规范了材料格式,又避免了遗漏关键信息。”张鲁鹏表示,律师通过示范文本指引,可以更精准准备诉讼材料,促推案件办理提质增效。在今后的诉讼中,他也会向金融机构、律师同行等推荐使用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进行诉讼。

丰台区法院立案庭法官郭聪聪表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往往批量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较为复杂,使用要素式起诉状可以充分发挥其“法律问诊单”作用,避免当事人关键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的遗漏。今年以来,丰台区法院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起诉状示范文本应用率达93%。

金融和物业领域纠纷都具有“量大类专”的特点。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显示,要素式示范文本对金融、物业等纠纷的批量化解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据了解,部分地方法院主动与金融监管、住建等部门联合开展信用卡、金融借款、物业等纠纷示范文本推广应用工作。截至4月15日,全国法院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起诉状示范文本应用率达61%,信用卡纠纷、保证保险合同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应用率均在50%以上。第一季度,全国法院信用卡案件审理周期同比下降31.7%,金融借款合同案件审理周期同比下降2.3%。

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法院,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在物业纠纷的应用率分别达到89%、76%。目前,答辩状示范文本在全国法院总应用率不足10%,这家法院是如何推广应用答辩状示范文本的?

“由于物业合同纠纷标的较小,大部分业主应诉时一般不会聘请律师,庭审中多以口头方式答辩,有时不能明确表达诉求和提供证据,容易错失维权时机。”青山区法院房产物业法庭法官付洁表示,在物业合同纠纷案中,法官会指导应诉的业主填写、勾选答辩状示范文本,法庭在收到业主的答辩材料后,及时组织开庭审理。

“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让法官梳理信息时可以快速提炼争议焦点,引导当事人围绕核心证据举证、质证并展开有效辩论。”付洁介绍,在一起物业服务公司与多名业主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中,被诉业主均提交了要素式答辩状,当庭达成调解,审理时间较以往物业纠纷案件缩短60%以上。

据介绍,青山区法院建立“要素式答辩+整改清单”机制,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中集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制成整改清单,指导物业公司改进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实现“化解一案、规范一企、预防一类”的效果。目前,该院受理的物业纠纷案件量同比下降了13%。

从“降门槛”到“提质效”:“要素式”贯穿立案、调解、审判各环节

不仅是司法资源“节流阀”,更是审判“增效器”,示范文本正以节约司法资源、促推高效实质解纷的双重优势,为司法公正注入可持续动能。

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劳动争议纠纷中,双方当事人均按照法院指导提供了要素式起诉状和答辩状,承办法官依托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迅速搭建审理框架,通过比对双方提交的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当庭确认双方无异议的事实,快速查明争议事实,组织双方举证质证、开展辩论,仅用时30分钟就完成了庭审。

“一般而言,劳动争议案件周期较长,尤其是用工主体责任案件,上诉率较高。”审理该案的法官任佳告诉记者,通过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明确诉讼请求、固定证据,可以让法官提高归纳争议焦点和裁判文书撰写的效率,推动案件快审快结。该案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对判决结果均未提出上诉,做到案结事了、胜败皆明。

示范文本如同“导航图”,关键信息以模块化、要素化的形式呈现,不仅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与事实理由一目了然,也便于统计类案的共同特征。

雨花区法院针对示范文本应用和要素式审判反映出的企业用工、合同履行等方面问题,以召开相关行业依法用工座谈会的形式,向用工企业提出意见建议,助力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前端预防化解劳动纠纷,实现企业健康发展与劳动者合法权益“双保护、双促进”。

示范文本推广是基础,应用是关键。如何进一步拓宽“要素式”的应用场景?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推进要素式调解、审判、汇报,努力推进全流程深度融合——

长沙市望城区妇联驻法院调解室通过运用要素式“两状”,有效解决传统离婚纠纷起诉状当事人多诉说家长里短却忽视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离婚纠纷争议焦点问题,促推高效解纷;雨花区法院探索要素式庭审,依托要素式文本直接固定无争议事实,简化庭审流程;湖南高院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讨论的案件,要求承办法官采取要素式汇报。

今年第一季度,湖南全省法院新收调解案件20757件,其中3月份10100件,环比增长87.97%;调解成功15399件,其中3月份7413件,环比增长73.6%。

从立案“精准导航”,到调解、审判“靶向提速”,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既降低了群众诉讼的门槛,又为法官、调解员快速锁定争议焦点奠定了基础,以“小切口”撬动司法效能“大变革”。未来,人民法院将持续优化示范文本,不断拓展示范文本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让公平正义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可持续的方式抵达每一个角落。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记者:乔文心

见习编辑:贺晴|联系电话:(010)67550939|电子邮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裴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