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凌晨5点37分,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烟台新奥燃气福莱山网格长王黎就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澎湖山庄用户燃气报警器响了!”他一个激灵从床上弹起。14分钟后,身着黄色工装的王黎已经出现在用户家门口。
“又是自嗨锅?”看着桌上冒着热气的自热食品,王黎心里有了判断,但手上的动作丝毫不敢马虎。他先是用检漏仪仔细检查每个接口,又用压力计对燃气设施进行气密性试验。直到确保无漏气、无压降,他才直起弯了半个多小时的腰。“安全无小事,宁可白跑十趟,不能漏过一个隐患。”王黎边说边在巡检单上签下名字,此时墙上的时钟刚过6点30分。
作为管辖187平方公里、6.3万用户的网格长,王黎带领的11人团队就像一支“燃气特勤队”。“五一”假期,海滨度假区迎来“候鸟式”业主返潮,他们的工作量陡增了30%。“这些房子长期空置,更需要重点检查。”王黎翻开工作台账,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特殊用户信息。这个“五一”,他们主动加码2000户安检任务,要赶在假期为用户更换智能燃气表、不锈钢波纹管等安全装置。
在同事眼中,王黎有双“火眼金睛”。去年冬天一次例行安检中,他敏锐发现某用户家检漏仪数值异常波动。经过半小时排查,原来是生料带老化导致的微漏。“王哥连0.01%的浓度变化都能察觉。”新入职的小张佩服地说。
“我们一个班就是24小时。”深夜11点,王黎的手机再次震动——某用户家中疑似燃气泄漏。他轻手轻脚地出门,生怕惊醒刚睡下的孩子。这样的夜半出动早已是家常便饭,长期睡眠不足让他的抽屉里常备着安神茶。“最怕手机没电静音。”他苦笑着展示备用充电宝,“每次洗澡都带着手机进浴室。”
在王黎的工具箱里,藏着两件特别的“装备”:一包小熊饼干和几张皱巴巴的纸币。这是6岁女儿偷偷塞给他的“爱心储备”。“爸爸修燃气会饿肚子。”女儿稚嫩的话语让这个硬汉眼眶发热。更让他心疼的是11岁儿子的疑问:“爸爸,为什么我们班只有我要自己坐公交车上学?”
“孩子小时候一直以为我是送外卖的。”王黎指着黄色工装笑道。直到有次幼儿园燃气故障,女儿亲眼看见爸爸化身“维修超人”,才骄傲地宣布:“我爸爸是帮大家做饭的英雄!”
随着智能燃气表的普及,王黎的工作方式也在升级,但他仍坚持着老燃气人的传统:每季度为独居老人免费更换灶具电池,每周末到社区举办安全讲座。“王师傅比亲儿子都贴心!”80岁的李奶奶展示着冰箱上贴着的服务卡,上面王黎的电话被描了又描。这样的温情故事在网格站比比皆是。
当我们在节日里享受燃气带来的便利时,请不要忘记这些“隐形”的守护者。王黎们用365天不间断的坚守,编织着城市燃气的安全网络。他们缺席了家人的团聚,却从未缺席责任的担当。这个劳动节,让我们向这些“蓝焰卫士”致敬——正是他们的“舍”与“守”,换来了万家灶火的安然闪烁。
记者 张孙小娱 通讯员 李金妍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