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化共建产业学院 校企协同创新实现双向奔赴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抓手,围绕怎样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通过校企协同创新,产权化共建产业学院,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人才+技术”双动能。
在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来自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惠发食品产业学院的学生在学校老师和企业指导师引领下熟悉了解企业最前沿检测设备和技术。该学院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学生吴奕霏说:“像美国赛默飞、SCIEX的质三重四极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连用仪,这些国际食品检验领域中的前沿设备我们都进行了系统学习。在这里,我们学习了很多先进仪器的使用,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立足区域聚焦新兴产业,培育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2021年,学校依托食品专业群,与预制菜行业龙头企业惠发集团共建惠发食品产业学院,采用“院司一体”运行机制,双方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山东惠潍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双方优势教育、产业资源,开展实体化运作、实践性教学、技术研发、社会培训等活动,实现“教学-研发-生产”全链条融合。
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曹连忠介绍,产权化共建产业学院,使校企合作从简单的实习顶岗升级为利益共同体,以惠潍发展产业学院为纽带,研究院与学校共享研发资源,共担市场风险,学生不仅是技术攻坚的生力军,还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项目孵化等,使学生成长为预制菜产业的未来领导者,为企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储备相关人才。
目前,产业学院已孵化“小窗口大味道”连锁餐饮品牌,联合高校攻克食品加工关键技术3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项,成为区域预制菜产业升级的“技术引擎”。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教授王文娟向记者展示了一款狮子头产品:“这是一款鲜嫩狮子头,通过市场调研,我们调整配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调整肥瘦比例,添加蔬菜,推出新产品,保证消费者吃得健康美味安全营养。”
学校还牵头成立全国预制菜产教融合共同体,覆盖全国20省市200家企业,制定行业标准2项,技改后每年为企业增产11吨,新增产值210余万元。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合作办学处(实习实训管理处)处长侯国强告诉记者:“产教融合的核心是‘双向共赢’。我们把企业生产线搬进课堂,把技术难题提炼成学生能参与的实训项目;同时,学校用研发成果升级教学资源。这种‘学技术、搞研发、促产业’的联动模式,既让学生在‘真场景’里练本领,更让职业教育从‘跟着产业跑’变成‘带着创新跑’。”
近年来,学校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走出了一条“搭台子、建机制、育项目、开新局”的特色产教融合之路,共与200多家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校企共建特色专业、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工匠学院、大师工作室等300多个,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在校生数量超过2万人,毕业生就业率稳居95%以上。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校长张绍秋介绍,职业教育根植区域发展,服务产业升级是时代使命。下一步,学校将聚焦“教育+产业+创新”生态圈,联合智能制造、数字科技等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平台,加速成果转化;依托全国产教融合共同体平台,整合跨区域资源,构建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体系;深化校企双创孵化平台,推动学生项目精准对接市场,让创新扎根产业一线。未来,学院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让产教融合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引擎”,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融媒记者:蒲元英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