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检察日报》第03版:观点
“一体抓实‘三个管理’ 高质效办好每个案件”专栏
原标题
以“三个管理”激活高质效办案“新引擎”
安徽省明光市人民检察院
党组书记、检察长 陈石松
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勇检察长指出,高质效案件是办出来的,也离不开科学管理。一体抓实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是检察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和融合升华,是推动检察管理走向科学的“金钥匙”。近年来,安徽省明光市检察院积极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新路径”,优化重构“一体履职办公室”议事协调机构,组建“工作专班”,多举措推动检察管理向更高层次迈进,努力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落到实处。
“明机制+细分析+善总结”
做实业务管理
业务管理侧重于通过对检察业务运行方向、发展态势、业务结构等进行分析研判,进而在整体上把握检察业务发展的趋势、规律、特点,以期加强业务指导,服务科学决策。
一是明确制度规范。进一步细化最高检及上级检察机关部署要求,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操作性强的检察管理制度规范,为检察工作提供基础支撑。先后出台《明光市人民检察院一体抓实“三个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明光市人民检察院“四大检察”“一体履职”工作实施细则》等系统性文件,同时配套出台质效分析、案件评查、典型案事例培育等18项具体工作办法,形成“2+18+N”“大管理”格局,对履职办案各环节作出系统规定。
二是做细业务分析。在确保数据真实、客观、准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业务数据的分析研判功能,对履职办案质量、效率、效果进行全面深入分析。抽调5名骨干组建“办案质效分析专班”,每月对履职办案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及时掌握业务数据变化趋势,形成《业务数据质效分析报告》,指明问题、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同时,组建“理论调研专班”对检察办案实际需要、党委政府决策需要、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项开展分析,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如针对本地赌博犯罪案件和涉案人数长期居周边县(市、区)首位的实际问题,调研分析形成《关于加强明光市赌博犯罪问题治理的调研报告》,获市委政法委书记批示肯定,推动公检法联席会商统一执法司法尺度。
三是善于总结经验。检察信息源于业务,也展示业务,及时归纳总结、写好检察信息,最终也会反哺检察业务工作。组建“检察信息专班”,要求信息员及时获取报刊媒体、上级院微信公众号等重要平台上的有关信息,学习并选取能借鉴、可复制的工作做法,为拓宽工作思路提供有益借鉴,对推动业务工作提质增效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优程序+转职权+控全程”
做实案件管理
案件管理侧重于对案件进行流程、实体等全方位管理,包括办案组织设置、办案职权划分、办案监督管理等,充分释放检察工作的价值。
一是优化办案流程。依法快速办理简单案件,严格规范办理复杂案件,推动案件轻重分离、繁简分流,有利于检察资源的高效调配及运用。优化“繁简分流+专案专办”办案流程,对符合速裁的盗窃、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等3类案件制作“类案量刑规范表”,并组建“检察官+检察官助理”的“速裁专班”实行专门办理,速裁程序适用率同比上升80%。推行“四集中三简化”办案模式,即案件受理、审查、听证、起诉“四集中”,文书制作、审批程序、庭审程序“三简化”,轻罪案件审结平均用时减少三分之二。
二是优化职权划分。通过优化部门职能和人员分工,使得不同类型案件得到专业对口处理,有利于提高检察办案效率和质量。根据办案能力和职业发展方向,将检察官助理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分层培养,明确7名高阶段检察官助理全面参与需由检察官亲自承担的各类办案事项。同时,先后3次优化调整部门职权,比如探索将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狩猎等刑事案件归口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办理,实现“刑事逮捕+一审出庭公诉+公益诉讼”一办到底。
三是管控办案全程。强化案件在检察机关期间的全过程监控,加强对办案期限、办案节点、法律文书、案卡填录等方面的提醒监督。从案管部门抽调2名干警专门负责案件流程监控,通过“一案一表”系统跟踪298个关键环节,对监控中发现的影响办案质效问题,书面预警20次,约谈提醒5人次。对案卡填录开展日核查、周校验、月通报,先后书面、口头提醒案卡问题200余处,均在自查阶段完成整改,连续5期未在上级院核查中发现问题。
“重评查+育典型+压责任”
做实质量管理
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始终将质量管理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探索构建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是注重质量评查。案件质量检查评查是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每案必检”工作机制,探索不同主体、不同层级、不同形式的案件质量检查与评查方式。明光市检察院坚持“内外结合”,对内组建由8名检察官组成的“案件质量评查专班”,对外组建由人大代表、法律专家等9名不同领域人才组成的“第三方案件评查人才库”,每月采用“双轮评查”模式开展案件质量检查评查。所办结案件由部门自查后交“评查专班”进行第一轮评查,再由“第三方案件评查人才库”开展第二轮评查,并同步开展案件质量、法律文书评选。2025年以来,先后对38件案件开展多维度“体检”,发现问题15个并限期整改,评选出优秀法律文书2份。
二是培育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是高质效办案的最直观体现,打造典型案例的过程,就是高质效办案的过程。深刻认识典型案例对提升办案质量的关键作用,探索实施“典型案事例‘大比武’活动”,推行“10案1典型”培育机制。由承办人从已办的10个案件中选出1件案件,报一体履职办公室研究后纳入“培育计划”,从履职过程、文书制作、处理结果、工作延伸等方面给予全程跟踪指导,9篇案例先后入选省级以上典型案例,与上级院共同办理的王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不批捕复议复核案入选最高检第五十二批指导性案例。
三是压实工作责任。司法责任制是推动检察权公正、规范、高效、廉洁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办案质效的重要抓手。探索细化完善检察官职权、检察辅助人员职责、入额院领导办案、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核“四张清单”,明确各方对检察官履职的监督管理职责。着力构建“明责、履责、督责、考责、追责”的司法责任制落实体系,用好“节点军令状+挂图作战+全程督导”闭环措施,推动办案质量与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无缝对接。2024年以来,先后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开展督查30余次。通过全链条体系化落实司法责任制,进一步回归高质效履职办案本职本源,促进办案质效提升。
第8718期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终审丨吴贻伙 二审 丨吴荧
来源丨检察日报
编辑丨李昂
投稿邮箱丨ahjc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