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期间,街巷间熙攘的人潮涌动着欢腾的气息,连空气里都飘着轻松惬意的味道。

有人踏青山寻幽,沉醉于自然的风光;有人逛市集拾趣,品尝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尽情享受着假期。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流逝,工作日的晨钟已悄然敲响,大家抖擞精神,准备投入新的工作征程,可节后首日的周女士,被“假期综合征”悄然缠身,一身酸痛,精神疲惫,体态臃肿,精神萎靡,难以投入工作。

事实上,像周女士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每当小长假来临,他们的作息就变得日夜颠倒,原本坚持的运动锻炼也被搁置。特别是在饮食方面,更是暴饮暴食、毫无节制,如此一来便引发了“假期综合征”。

假期的过度放纵,打乱了生活节奏,导致生物钟失调。若想改变萎靡状态,可尝试扶阳祛湿减脂。一方面,减脂能减轻身体负担,让人精力充沛、不易疲倦,提升专注力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减脂中养成的规律运动和健康饮食习惯,可调节生物钟、恢复生活节律,规律运动促代谢、合理饮食供能量,使身心状态更佳。



一、用膳茶之方,健脾消食

《黄帝内经》记载:“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负责食物的转化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节日期间,人们往往难以抵挡美食诱惑,过度摄入油腻之物,造成脾胃负担过重,导致水湿代谢失常,进而引发肥胖问题。因此,若想在节后恢复健康体态,可以借助药膳茶饮调养脾胃,实现健康减重的目标。

(一)茯苓山药粥

原料组成:茯苓15克,山药50克,莲子30克,粳米100克。

制法做法:先将粳米、莲子洗净,在锅中加入1升水,用大火烧沸,接着转小火慢熬。待粥即将熬成时,放入茯苓粉与山药片,继续煮至粥变得浓稠,最后添加适量冰糖调味即可享用。

适宜人群:利水渗湿,宁心安神,健脾益胃,适合假期因饮食不节、作息紊乱而致心神不宁、睡眠欠佳者。

(二)山楂麦芽茶

原料组成:山楂10克,炒麦芽15克,荷叶5克,陈皮5克。

制法做法:将山楂洗净,切成薄片后将其与生麦芽放入杯中倒入开水,盖上杯盖,浸泡30分钟后,即可饮用。

适宜人群:消食化积,健脾消脂。适合假期饮食不节致食积,饱受消化不良、腹胀困扰的人群。

二、按人体穴位,疏通经络

(一)中脘穴

简易取穴:仰卧或正坐,从肚脐向上测量脐中上4寸处。

按揉方法:用指腹按压至有酸胀感,配合呼吸,呼气时加重力度,每次5分钟,每日2-3次。

适宜人群:健脾和胃、消食导滞。适合假期里饮食过量,导致脾胃负担加重,出现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的人群。

(二)足三里

简易取穴:正坐,屈膝成约90度角,左手手掌心正对右膝盖髌骨顶端,五指自然张开并向下覆盖,无名指指尖所触位置即是右腿足三里穴(左腿反之)。

按揉方法:拇指垂直按压,每次3分钟,双腿交替进行。

适宜人群:健脾和胃,通经活络。适合假期过食肥腻致消化不良,且久坐少动的人群。

三、练传统功法,减脂瘦身

中国传统功法蕴含着深厚的养生智慧,练习其中的一些招式不仅能够有效燃烧体内多余脂肪,还能改善自身体质,实现健康且持久的体重管理。

推荐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一招式:双手上翻,右手缓缓上举至头顶,掌心朝上,同时左手下按至体侧,掌心向下;稍作停顿后,双手交替重复动作,左右各一次为一组。

通过左右交替上举的动作,能够充分拉伸肝胆经与脾胃经,对人体的消化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练习“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一招式:练习者站立时双腿伸直,双手上举后缓慢前俯,尝试用指尖触碰双脚,拉伸腰背,反复练习能锻炼腰腹、减少背部赘肉。

建议每日练习后配合5分钟静坐调息,若能坚持每日练习重复练习这些招式重复6至8次,保持动作缓慢而均匀,并配合腹式呼吸,就能有效地实现减脂的目的。

中医的这些妙招能够有效助力您摆脱节后假期综合征的困扰,恢复往日轻盈的体态。让我们即刻行动起来,从一碗温润的药粥开始,循着经络的轨迹舒展筋骨,在一呼一吸间重启生命能量。将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付诸实践,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在生活与工作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谢子畅 张艳 刘思洁 谢林村 陈军 孙贵香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