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录】
《水浒传》二十回,日本享保十三年(1728)林九兵卫刊第一至第十回,宝历九年(1759)林九兵卫续刊第十一至第二十回。
日本享保十三年林九兵卫刊本《忠义水浒传》
大本四册。封面题“忠义水浒传”,前有署“卓吾李贽”之《读忠义水浒传序》,卷端首行署“李卓吾先生批点忠义水浒传引首”,次行署“施耐庵集撰”,三行署“罗贯中纂修”。
正文四周单边,白口,无鱼尾,无界行,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书眉偶有评点,双行小字,每行二字。末之版权页署“享保戊申孟春望日京师书房林九兵卫”。
【考证】
《水浒传》为吾国说部杰作,而于日本文坛影响尤著,翻译、仿作,层出不穷。尝试以原文翻刻之者,亦不乏人,如文政十二年(1829)高知平山《金圣叹批评水浒传》,所刻亦甚精,惜仅刻金圣叹之序、读法及正文前十一回而止,得刊金批全本者,已至明治十六年(1883),借铜版之盛行,东京柏悦堂终完成七十回本之翻刻。
日本东京柏悦堂翻刻本《水浒传》
然论日人翻刻此书之滥觞,当属享保、宝历间林九兵卫翻刻本,其前刻与后刻跨度三十一年,仅各成十回,然此书却非前述二本之可比,以其所据之底本或为国内已失传之李贽评本之初刻也。
此书最早著录于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之附录三“日本训译中国小说目录”中[1],此实日人仓石武四郎之稿,孙氏钞录之而已。其于录文之后,对此书并未措意。
王利器向以容与堂本所附之李评为伪评[2],后发现日本无穷会藏本及此本,曾论云:“日本无会图书馆藏《全像忠义水浒传》,百回,李卓吾评。系明刻清印本,一,李贽《读忠义水浒传序》,剜改‘夷狄’为‘边陲’,‘犬年’为‘时势’;二,眉批多已漫灭。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日本宝历九年(一七五九)京都书肆林九兵卫、林权兵卫复刊《李卓吾先生批点忠义水浒传》所据为是本之初刻初印者,故正文无剜改,眉批最完整,惜第二十一回以后未嗣刻也。”[3]
日本无穷会藏本《水浒传》
此本青木正儿曾向胡适提及,胡致青木信云:“先生说冈鸣的著作中有‘《忠义水浒传》二卷,自第一回至第十回,附训点刊布’。此本是否圣叹批本?若是明本百回本的前十回,我极想得著一部。不知能求得著吗?”[4]
此后青木即寄赠一种(仅前十回,现存北大图书馆),并有信云:“你的十,一,二四的信敬悉。冈岛璞(不是‘鸣’,是‘岛’,复姓ka-jima)的《唐语便用》蒙转,请钱先生研究,恳谢!他的《忠义水浒传》二卷的底本是明李卓吾评百回本。此书虽然坊间时寓目,可是即今难得。且寄上你我的藏本,后来我购买别的一本就好了。”[5]
可见于日本大正中,此书已颇难得。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胡适未刊来往书信》
然胡适对其书之价值尚未认识,仅视其为不同于金批本之明本而已,青木氏亦将其当作普通李评本,故以云内阁文库有李评百回本,并注云“这是冈岛璞翻刻本的底本”。
胡适于其书目录后有跋语云:“这是日本(二十多年前)青木正儿先生送我的冈岛璞翻刻加训读的《忠义水浒传》两册。十多年前,董康先生借去,今年才由他家送回。”[6]可见董康对此书亦曾关注。
此后,谈蓓芳撰文对其进行尤深细之探究,其云:“和刻本《忠义水浒传》对照起来加以考察。和刻本虽然只有前十回,但就这十回来看,无论文字内容和行款格式皆与无穷会藏本那一系统的本子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眉批的格式(国图明刻残本和无穷会藏本的眉批均为每行五字;而和刻本则是每行二字,且每条眉批都以黑线框起来)。和刻本的大部分书口下端也刻有表示该页总字数的数字,且这些数字与国图明刻残本及无穷会藏本的相应数字完全一样。由此可见,和刻本与国图明刻残本及无穷会藏本应该同出一源。”
《水浒传在日本》
并认为“在《水浒传》繁本系统中,从天都外臣序本系统到袁无涯刊本系统之间确实存在著一个过渡性的《水浒传》刻本系统”,且“该系统的国内刻本目前可以知道的已经有三个:日本无穷会藏本、国图明刻残本以及日本享保十三年林九兵卫刻十卷本的底本(由于和刻本有不少文字超出于无穷会藏本及国图藏明刻残本之外,且据每页的字数统计来看,这些文字并非和刻本擅自增加,故其底本必早于无穷会藏本及国图藏明刻残本)”[7]。
又有学者细致比对相关之评语,证实此观点之精确[8]。
日人东条耕《先哲丛谈后编》卷三录冈岛冠山其人,“名璞,字玉成,号冠山,通称援之,后改弥太夫,长崎人”,“冠山始以译士仁于萩侯……以其精于华音,从游颇众矣。首唱稗官学于世。先是,虽有从事之者,未甚精之,及冠山起,始能详明于其说云”。
其下详载冈岛刻《水浒传》事:“冠山始校定罗贯中《水浒传》,施国译,将刊布于世。未至见其刻成而殁。享保十三年,其初版者成,自第一回至第十回,是为吾邦刻稗史始。自是以降,将陆续开雕,全至百回。后其镂版罹火,未及全尾而罢,惜哉!”[9]
《〈水浒传〉版本知见录》,邓雷编著,凤凰出版社2017年10月版。
知此书之刊行实冈岛冠山所主持,其本流传甚少,则因其版罹火而燬;至其仅刊二十回,亦因主其事之冈岛离世有关,“冠山以享保十三年戊申正月二日殁于平安,享岁五十五”,倘天假以年,或此本留其珍本之全貌矣。
【影印·整理】
无。
【公藏】
中国:辽宁、大连。
日本:九大、高知大、立命馆大学、阪大总(以上全),京大附图、东北大、东大总、九大、广岛大、京大人文研东方、宫城县图、东大东文研、新潟县图、京大文、佐贺县图、高知大(以上仅存享保本),静嘉堂文库、东京都立中央(以上仅存宝历本)。
注释:
[1]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外二种),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62页。
[2] 参王利器《〈水浒〉李卓吾评本的真伪问题》,《耐雪堂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54—268页。
[3] 王利器《李卓吾评郭勋本〈忠义水浒传〉之发现》,《河北师院学报》1994年第3期。
[4] 耿云志、欧阳哲生编 《胡适书信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7页。
[5] 邹新明编著《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胡适未刊来往书信》,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第205页。
[6] 邓雷编著《水浒传版本知见录》,凤凰出版社2017年版,第116页。
[7] 谈蓓芳《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论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372、378页。
[8] 许勇强、邓雷《〈水浒传〉林九兵卫本与袁无涯本比较研究》,《山西师大学报》2015年第4期。
[9] 〔日〕东条耕《先哲丛谈后编》,卷三叶三十,日本文政十二年群玉堂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