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汉蹲在门槛上,盯着西北天角翻涌的铅云直叹气。手机屏幕里的天气预报蹦出“阵风10级”,他粗糙的手指在屏幕上戳出个白印子。庄里的大喇叭晌午就吼开了:“今夜雷雨从鲁西北起步,半岛地区的雨点子能砸穿斗笠!



”村东头李婶家的大棚膜上个月刚补过三次,这会儿正踮脚往竹竿上绑防风绳,嘴里嘟囔:“这老天爷,咋专挑庄稼拔节的时候使性子?”气象图上那片灰蓝色雨带像头狂奔的野兽,鲁中东部和半岛地区首当其冲,短时强降水跟着雷暴大风,专挑庄稼人的软肋戳。“清明播下的玉米苗才冒两指高,经得起几阵狂风扫?

”隔壁三叔蹲在田埂上扒拉泥土,潮乎乎的墒情本该让他高兴,此刻却皱成个核桃。参考内容里的温度表显示,济南28℃、青岛20℃,可庄稼人心里的温度早跟着乌云往下掉——去年那场雹子砸烂半亩桃园的惨状,谁能忘?预警信息说雷雨时阵风8到10级,这哪是风,分明是老天爷挥起的皮鞭子,抽在刚灌浆的小麦上,抽在搭好架子的葡萄藤上。

咱庄户人都知道“水是庄稼血”,可这血要是带着刀子来,谁受得住?鲁西北的旱情盼来雨水是好事,可半岛的涝洼田这会儿正犯愁排水。



村小学的王老师发了条朋友圈:“看见闪电赶紧躲,别学赵大爷去年冒雨抢晒玉米,遭老罪了!”底下跟了二十多个“唉”。

镇农技站的老张骑着摩托窜村头,喇叭里喊:“赶紧给果树套防护网,玉米地挖排水沟!

雷暴来了别硬抗,命比庄稼金贵!”可真到了节骨眼上,有几个庄稼人舍得扔下地里的活往家跑?



李叔前年为抢收大棚黄瓜被雷击伤,至今走路还瘸着,可今年照样守着棚子不肯走。数据摆在那:去年同类天气让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几十万亩,直接损失几个亿,可这话从喇叭里飘出来,总像隔层纱。

“麦熟一晌,雨砸一场”,这话在地里滚了几十年的老把式都懂,可如今的雨咋就带着冰雹来?前天邻村的麦田刚被雹子啃得稀巴烂。

城市里的人操心堵车积水,咱庄稼人操心的是“这季口粮还能收几成”——刚冒头的棉花苗,刚结荚的大豆,经得起几下折腾?



我瞅着地里刚抽穗的小麦,秆子还没扎稳,这大风一刮,怕不是要折了腰。去年倒伏的玉米烂在地里的情景,又在眼前晃。气象专家说降水能缓解旱情,可咱心里清楚,这祸福相依的账,算起来总让人心惊——旱了盼雨,雨来了怕灾,啥时候能有个稳当?

村西头的机井旁,几个老汉凑堆抽烟:“要是能给云彩打个商量,下透雨就行,别带风别带雹,该多好。”这话听着像笑话,却透着辛酸。

镇政府的应急通知来了,说要组织抢收抢护,可通知来得及时不?去年那场突袭的雷暴,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咱不怕干活累,就怕老天爷不按常理出牌。

你说这科技都能上天了,咋就摸不准这雷雨的脾气?

雨点子已经开始砸瓦片了,张老汉猛地起身往田里跑,老伴在身后骂:“不要命啦?”他头也不回:“玉米苗子刚追肥,得把护根土再培培!”闪电撕开夜幕的瞬间,能看见地里晃动的几个黑影,都是跟张老汉一样的庄稼人,明知道危险,却放不下手里那点活计。



这场雷雨注定难眠,有人在屋里盯着监控揪头发,有人在田里跟风雨较劲,同样的夜晚,不一样的心焦。都说“人定胜天”,可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咱庄稼人更多时候是无奈——提前防范能减损,可真要遇上狠的,还是得看运气。

雨幕中传来消防车的鸣笛,不知道哪个村又出了险情。张老汉蹲在田埂边,任雨水顺着脖子灌进衣领,心里默念:“少刮点风,少下点雹,够了。”这场雷雨带来的,不只是降水,更是庄稼人心里的一道坎。

丰收的盼头,藏在风调雨顺里,更藏在每一次与天灾的较量中。盼雨怕雨,这田埂上的心思,哪年能让庄稼人踏实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