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22岁 世界某top30大学直博生 容貌焦虑 讨厌假人 仇富心理 非典型小城市海高海本》

☆ 第一次在B站上刷到博主@是joan不是joanne的视频,就是上述这个标题。因为让沮丧的太让人共情了,所以在去年某些喝酒的深夜,我也陆续看过她不少视频。joan大部分视频都在喝酒,她总是画一个很漂亮的烟熏妆,又因为醉意让眼影晕开在眼眸周围,看起来总像在哭泣。她的说话语调很平静,但她总是很平静地诉说着自己的焦虑和难过,看起来总像在哭泣。她在讲话时喜欢垂着头或者仰头,直视镜头的时间不多,每次她垂下头微笑的时候,看起来总像是在哭泣


☆ 她说她是小城市人,出国并不是因为家里有钱,相反她的家庭条件极其一般,仅仅是因为她从小总是不愿意接受来自学校和考试的规训,但她的成绩又挺出色,所以她的妈妈选择让她出国,她的妈妈让她成功又失败。她说她有容貌焦虑身材焦虑,她说她打开ins和朋友圈看见周遭人的生活她非常羡慕,但她不知道为什么无法驱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或许是从自己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配。她说她仇富,因为她看到了有钱的人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富有的人在好的资源和机会面前松弛又平和,不像小城市出生的她总是焦虑,觉得必须要卷出一番成就。她说她二十几岁还在花家里的钱、无法养活自己简直是奇耻大辱,但她为之热爱和一直努力的事情(药理研究)却无法给予她养活自己的金钱。

☆ 她多伦多大学直博、学的医学药理、她年轻、博学、漂亮,可是她不快乐。

☆ 她说她有非常严重的精神疾病;她说,夏天来了,有好多好多的晴天,多谢晴天;她说她有一个景色很好的阳台,她很庆幸。2025年的夏天还未到来,多位joan的朋友证实,她已经在3月某天离去。





*撰写这篇推文的时候一次性看了非常多joan的视频,特别是她的最后一条视频,她躺在床上说自己已经起不来床了,她说春天来了她的病更重了,她说她好想找人聊聊天,想和妈妈聊聊,才忽然想到她的妈妈不是可以倾诉的人。她躺在床上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我看完之后重新切回推文页面,再想下笔时必须要停下来深呼吸,以此来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

/⇠什么时候可以停下奔跑?

/⇠什么时候可以停下奔跑??

昨天是五四青年节,五年前(2020年),B站的青年节的宣传还是《后浪》,是:“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仅仅五年后,2025年B站的青年节的宣传变成了《消失的青年》:“中国青年的人生,拥有无数的机会:被消除的机会。焦虑,将贯穿他们的一生。在焦虑中,勇气是一种幼稚和愚蠢的品质,交朋友要面临被欺骗的风险,爱上一个人就会伤害自己。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别人的生活永远比自己精彩,自己的生活则处处布满雷区。每天都有时代的巨浪和大山,他只是一粒沙。可能性、好奇心、个性消失了,人格也就消失了。”

✦ 自我统治与自我消除

韩炳哲说,这是个自我统治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里,个体不再需要任何外在的控制和催促,不需要驴子背后那个挥舞的小皮鞭,就会自觉的、疯狂的自我暗示和自我促进——人变成 了功绩主体,社会变成了功绩社会。 在功绩社会中,功绩主体不受外在的统治机构控制,没有外力强迫他工作或剥削他。他是自身的主人和统治者。因此他无须屈从于任何人,或者说只屈从于自身。尽管摆脱了统治机构,却没有导向自由。自由和约束几乎在同一时刻降临——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而进行自我束缚,自我束缚的同时油然而生安全感,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 ——效绩的最大化(为了体面的生活和资产)。

这种“自我统治”,其实就是B站五四青年节宣传片中的“自我消除”。前者的“自我”,是社会性自我,是客我,是个体顺从于社会后的自我意识;后者的“自我”,是真实自我,是主我,是个人仅仅作为“自己”的本质追求。

讽刺的是,客我的统治带来了主我的消除:

今天的社会和信息网络就像一个疯狂运转的机器,初踏进这里的人会喜悦,有无穷无尽的机会和属于自己广阔的天地。而后会觉得愤恨:痛恨这个社会在资本的倾斜下存在着无法忽视的不公、愤恨自己的努力在很多时候一文不值、愤恨自己就像是一个无人在意的零件和工具,除了效用别无价值。愤恨可能会生出抑郁,但如果没有抑郁,过一段时间也就习惯了:习惯处理好自己手边的工作,习惯做一个随和没有攻击性的人,习惯不理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并尽量不惹麻烦——简而言之,麻了。

确切的说,自我消除了,人被社会容纳了。

一个人被社会容纳了,就会变成了社会期待的那样:没有攻击性、没有物欲、没有消耗不掉的浪漫和人文主义,只是上班、工作、成为螺丝钉。一个人在被社会容纳的时候也很痛苦,所以我们可能会在地铁上突然地流泪,会在密闭空间中觉得窒息,会想要用发疯来对抗荒谬,想找到水面探出头大口大口地呼吸。

一个人被社会容纳了,就会在任何时刻顺应社会的要求发展:在任何时候保持努力、必须获得一个211及以上的学历、必须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必须拥有稳定且不错的收入、比如拥有房和车等固定资产、必须身心康健不可以有任何的不良嗜好、必须成为一个温柔贤惠的女性或者强大阳刚的男性。人从自我走向社会后,一切评判标准就从不可量化的“我喜欢”,变成了可量化的“分数与收入”,明晃晃的数字将一切差异展露无疑。

于是,焦虑就产生了。

✦ 抽象的难过和具体的焦虑

在心理学中,抑郁和焦虑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情绪:抑郁是踌躇于过去的悲伤,而焦虑是困顿于未知的未来。所以大多数人 ,像 joan、像我们自己,在聊焦虑时,往往离不开某个具体的情景:

joan会谈自己的容貌和身材焦虑,会聊自己出生小城市没有足够的物质却又一下落入了多伦多大学富哥富姐的生活圈层,会说自己想要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但又真的很热爱自己现在的事业。我们会说想要逃离原生家庭但又担心自己无法独立生活,会纠结到底是选择一个高水平的院校还是一个好上岸的院校,会困惑于自己想要的工作和人生好像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

而上述所列举的所有“焦虑”,皆是可以量化的社会标准,而这些社会标准,其实已经存在很久很久了:80年代有“潘晓来信”,书写了青年人在社会中的困惑,今天的我们不再需要“写上一份信”,我们只需要打开社交媒体,架起一台摄像机,便可以展示这种“个体的焦虑”,但个体的焦虑也是项飙老师笔下的“共同焦虑”。

而焦虑产生的原因,我想我可以引用一段《人类简史》中的表述:“我们生活在由和我们非常不同的人在我们出生很久以前发明的思想牢狱之中。”

这句话背后未道明的潜台词是:人的一生早就在出生的时候就被框定了大概,而我们终其一生似乎都在与自己原有的社会阶层对抗,似乎都在沿着一种看似正确,但无人质疑、无人敢超越的路线行动。

无论马克思如何去批判社会的量化,批判资本的异化,严肃地阐明现代社会不过就是一场个体的异化。在 鲜明的等级秩序、货币体系与社会分工之下,每个人都像是一只滚轮上不断不断跑动的仓鼠—— 现代 工作与社会分工 就是那个永不停歇的跑轮,工作能够消耗个体 的精力,使每一个人 在空下来的时候满是疲惫,免于思考人生意义这样严肃的命题,工作也能够带来 收入,而收入可以让人 四处消费纾解欲望。 努力工作、赚钱 、消费,构成了当代社会中每一个人, 一天乃至一生的主要活动。

无论鲍曼如何论证工作是一场巨大的骗局:最开始社会为了鼓励人们工作,宣扬 工作是唯一体面的、道德的、可行的生存方式,不工作就是懒散、堕落、不求上进的代名词。后来,当工作伦理开始失去了原有的效应,工人们意识到了「工作是美德」这种说辞不过是资本家联合着政治家和哲学家编撰出来好让他们踏踏实实工作的狗屁理由之后,新的话术就出现了:”你必须好好工作,这样你才能获得足够多的金钱,才能消费,才能买下商场橱窗里美丽的商品,才能获得你想要的生活。”

无论他们如何批判、质疑、分析、也无人敢挑战,无人敢超越,比批判更甚的思考牢狱,一定是「正确性」和「规范性」。

其实也并非完全如此,我们曾经短暂的“超越”过一下下;“我想成为xxx样的人”这句话在我们爷爷奶奶和父母那一辈的答案有多单一,在我们这一辈就有多丰富——从想成为科学家到想做记者、想学新闻、想当vlogger、想当流浪者等等,理想又浪漫的想法会生根发芽于每一个青涩的、尚未踏入社会的头脑之中。

直到「现实社会」和「父母的期待」与「高考志愿」或者「就业方向」一同被摆在年轻人的面前,直到愈发艰难的就业环境、泥沙俱下的社会风气、日益下沉的经济形势让「理想」几乎无处遁逃,「生存」重新站在了「价值排序」之前时,那句我想成为xxx样的人,就变成了我应该成为xxx样的人。

因为没有人敢超越家庭、社会、道德、体面和集体要求,也没有人能摆脱或战胜消费。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社会愈发多元,背景、价值、任务、爱好、金钱、成功,如此种种叠加起来不仅没有让人变得更丰富,反而把人压扁成了一个平面甚至是一条直线,任谁都可以复制,或者塑造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新个体。

这就是为什么,青年在焦虑,青年在消失。

✦ 悄悄痛苦着

很多人在评论区质问joan:你成绩这么好、在海外留学、这么漂亮,英文这么好、专业这么好,你凭什么还不开心?你凭什么痛苦?

连“痛苦”都能被量化和比较。

所以只能悄悄痛苦,把所有外界以为的无病呻吟、矫情和“焦虑是因为不够努力”藏起来,悄悄地在“我想要”和“我必须”中、在“我想要”和“我没钱”中,在“我要赚钱”和“赚钱要当牛马且赚的少”中,在“我想试试”和“我不太敢”中、在“想做的事做不成”和“不想做的事能赚钱”中等所有的大事、琐事中痛苦。

痛苦这件事就是由我们生活中无数个细小的不顺心和无数个踌躇不定的选择所构成的,如隔靴搔痒一般,越是难受,越是找不到也摸不清。但越是表达,有越是会被当作矫情。

最终,有人麻木了、不再言说了,不再敏感了;也有人在春天离去。一个普通人渺小的苦痛和无力的申诉被社会全然的接纳和吞没了。

希望大家,大胆地表达痛苦。

希望joan,不再痛苦。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2026届39所院校全程企划」

减少考研投入成本 一站式学习

清晰化院校考查内容 轻量简单

「2026届知识专题笔记&课程」

传播学基础与提升专题笔记

清晰化院校考查内容 轻量简单

「2026版名词解释(正在售卖)」

结构化背诵+贴合教材+轻量记忆

必背300词+扫盲1000词

First thought Best thought

「去更大的世界 做更有趣的人 」

值日生酒醒时间:9:00-21:00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