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
马克思诞辰207周年
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马克思:
为什么工作让你不快乐?
选自《哲学100问》第2季
文字 · 声音丨书杰
免费试听↓
上图扫码 - 解锁马克思
五一小长假转瞬即逝,明天作为开工的第一天,大家都是怎么调节自己的状态的呢?来听听马克思是这么说的吧。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集中阐述了“异化劳动”问题。
01.
生产劳动及其特点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生产劳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本质特征。
当然,动物也要进行生产劳动,比如鸟儿会衔来树枝做鸟巢。但动物的生产仅仅停留于自身的层面——在直接的肉体需要下进行生产,因此动物的生产是生产自身,是片面的生产。
人的生产劳动是全面的生产。人不仅生产自身肉体需要的东西,还生产精神需要的东西。人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然后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除了进行物质生产,人还可以进行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比如哲学、艺术、法律、道德、科学等都是高级的精神产品。
人的生产劳动是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通俗理解,人自愿进行劳动,劳动后获得的劳动产品又为劳动者所用。劳动者和劳动产品之间具有同一性,而非彼此分离、彼此排斥。人在自由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幸福、满足与快乐。这样的状态,才是人进行生产劳动时本应该具有的状态。
但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出现,“异化劳动”现象也随之产生。
02.
异化与异化劳动
从哲学上说,“异化”就是主体活动的后果变成了主体的异己力量,反过来危害主体、支配主体自身的现象。
在劳动生产层面,人们不再自由快乐地劳动,而是被迫地去劳动;劳动者与劳动过程及劳动产品之间变为“对立”状态,劳动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变为“异己的力量”反过来“支配” “奴役”劳动者。这样的现象便是“异化劳动”现象。
比如一个木匠做家具,之前他自愿制作出一把精美的椅子供自己使用,这个劳动的过程让他感到快乐。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制作家具成为木匠必须要完成的工作和任务,制作家具成为木匠谋生的手段。木匠为了达到一个另外的目的被迫去劳动,劳动产品成为“奴役”人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人自然就不快乐了。
现实中或许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上班就愁眉苦脸不开心,一下班就高兴。我们用“异化劳动”的理论就可以解释此类现象。
03.
异化劳动的形式
第一,劳动者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在资本主义方式下,劳动产品不归劳动者所有,劳动者享受不到劳动产品带来的好处。于是,劳动产品成了一个异己的存在物。
第二,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原先,劳动者自愿劳动,并享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过程;现在,劳动者被迫劳动,在劳动过程中感到痛苦。
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纺纱的工人一年到头只能围着机器打转,与机器人没有差别;煤矿工人在矿井下工作,没有安全保证。此时,人变成劳动的工具。人就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劳动。
在这两点基础上,马克思推出了第三点和第四点。
第三,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自由的、有意识的生产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即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所在。对人来说,劳动生产是人自觉自愿从事的活动,人处于自由自主的状态。进行劳动生产本身就是人自主活动的目的。但现在,异化劳动现象的发生,使得劳动沦为劳动者谋生(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了。此时,人的劳动变得不自由、不自主了,那么人也就必然不自由、不自主了。在这样状态下生活的人,就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工人自觉地劳动,变成了受压迫的不自由的苦役,人成为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人。人雄心勃勃地占有对象却反过来被对象所束缚,异化劳动使劳动者如戴着镣铐“舞蹈”,痛苦不堪,避之不及。
第四,人与人相异化。
当一个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后,直接后果就是人与人相异化。
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不属于自己,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也不属于自己,那么它(劳动过程与劳动产品)属于谁?属于一个有别于劳动者的异己的存在物。马克思指出,这个异己存在物既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能是另一个有别于自己的 “他人”。对劳动者来说,这个“他人”就是资本家。
人与人相异化,最后就体现于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形成的对立局面。
04.
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
“异化劳动”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出现之前,劳动者以快乐、自由的方式进行劳动,实现自给自足。社会上并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问题。
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建立,“异化劳动”现象随之产生。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一无所有,只有出卖自身的劳动力才可以维持生存。于是,劳动者把劳动本身看作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劳动产品不再属于劳动者,而是成为与劳动者对立的存在物。
可以说,资本主义私有制要维持和强化的正是“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越是被强化,就越会加剧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从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那么,马克思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他认为是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不仅要消灭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更重要的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我们后面再详细展开。
——书杰《哲学100问》第二季
收听方式
①扫码在线收听
②“小鹅通”APP附文稿
阅读全文订购《哲学100问》(适合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