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5月5日立夏,提醒大家“吃3样,做2事”,安康入夏,别忘告诉家人

5月5日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开端。此时万物生长旺盛,人体阳气渐盛,但暑热易耗气伤阴,饮食需兼顾“养心护阳”与“清热祛湿”。民间素有“立夏吃三鲜,安康一整年”的说法,结合养生智慧与节气习俗,今日为您推荐三道应季美食与两项养生要诀,助您顺应天时,安然度夏。



一、食三鲜:以时令之味,养夏日之身

1. 莲子百合小米粥——养心安神,夜夜好眠

立夏后,气温升高易致心火旺盛,出现心烦失眠、多梦易醒等。莲子被誉为“脾之果”,《本草纲目》载其“清心除烦”,搭配润肺止咳的百合与健脾和胃的小米,助眠安神。



做法

材料:干莲子30克、干百合15克、小米50克、清水800毫升。

步骤

莲子、百合提前浸泡2小时,去芯洗净;

小米淘净后与莲子、百合同入砂锅,加清水大火煮沸;

转小火慢熬30分钟,至粥体浓稠、米粒开花即可。

食用建议:晚餐后1小时温服,缓解夏季心烦,改善睡眠质量。

2. 怀山药炒木耳——补脾益肺,稳住阳气

立夏后脾胃易受湿热侵袭,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多汗。河南温县垆土地铁棍山药被历代医家誉为“补脾之王”,其黏液蛋白保护胃黏膜,搭配活血润燥的黑木耳,补脾养胃,润肺生津。



做法

材料:鲜怀山药150克、干木耳10克、枸杞10粒、盐2克、食用油适量。

步骤

木耳温水泡发,撕成小朵;山药去皮切片,焯水1分钟;

热锅冷油,爆香蒜末后下木耳翻炒1分钟;

加入山药片、枸杞,撒盐快速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食用建议:搭配粳米饭食用,缓解夏季倦怠乏力,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者。

3. 荸荠银耳羹——清热润燥,平稳血压

立夏后汗液流失增多,易致口干舌燥、血压波动。荸荠(马蹄)素有“地下雪梨”之称,其性寒味甘,清热生津、化痰消积,与滋阴润肺的银耳同煮,缓解夏季燥热,润肠通便。



做法

材料:荸荠8颗、银耳半朵、冰糖15克、清水1000毫升。

步骤

银耳泡发后撕成小朵,荸荠去皮切丁;

银耳与清水入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20分钟;

加入荸荠丁、冰糖,继续炖煮10分钟至羹体浓稠。

食用建议:冷藏后口感更佳,每周食用2-3次,缓解夏季便秘、咽喉肿痛。

二、做二事:以日常之举,固夏日之本

1. 立夏秤人:称重祈福,监测健康

立夏秤人习俗源于三国时期,孙夫人为阿斗称重以察其生长状况,后演变为民间祈福仪式。现代科学证实,夏季体重波动与代谢率变化相关,定期称重可帮助监测身体状况。

2. 午间小憩:养心安神,补充精力

《黄帝内经》云:“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立夏后昼长夜短,午间小憩可弥补夜间睡眠不足。



三、节气养生贴士:顺应天时,调和身心

饮食禁忌:减少辛辣、油腻食物,避免助火生湿;

运动建议:选择晨练或傍晚散步,避免高温时段剧烈运动;

情绪调节:通过书法、绘画、听音乐等方式静心养性,避免大怒伤肝。

立夏之美,在于万物并秀,亦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今日不妨备齐食材,煮一碗莲子百合小米粥,炒一盘怀山药木耳,再炖一盅荸荠银耳羹,与家人共享节气之味,践行养生之道。愿您以三道美食滋养身心,以两项要诀固本培元,安康入夏,岁岁长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