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白驹是海南革命的代表人物,他让孤悬海外的琼崖23年红旗不倒,虽然没有军衔,但邓公为他题字时依然写下了“冯白驹将军”,可见他对军队的贡献有目共睹。

但在1957年12月,他受到了错误的处理,从此远离领导岗位,以至于长时期默默无闻。

如果只是职务,冯白驹不会在意,他参加革命时连性命都不顾,根本没想过高官厚禄。但他希望自己声誉是清白的,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不愿去世时还戴着“帽子”。

所以在1971年察觉身体有恙,冯白驹就多次上书中央,渴望得到平反。毛主席看后很重视,让广州军区司令员多加帮助,但可惜即便如此,冯白驹还是没能亲眼看见那一天。

直到1983年,也就是冯白驹去世十年后,组织才下达正式文件,推翻了强加在他身上的那些指责,这个结果令人唏嘘啊。



一、海南革命的功臣

民国时期,海南与大陆间的交通不便,红色力量面临着严重封锁,很难得到外界的支持。如此背景下,想要坚持殊为不易。而海南可以23年红旗不倒,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冯白驹。

大革命失败后,反动当局对琼崖的进步人士进行疯狂迫害,杨善集、徐成章等领导人相继不幸牺牲,冯白驹临危受命,出任琼崖特委书记扛起这杆大旗。

当时党组织被破坏得极为严重,在冯白驹的努力下,多处又重新建立起联络站,短时间内就有上千人加入队伍。

为扩大革命的影响力,冯白驹将队伍整编为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后改编过红军第1独立师、第2独立师),在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他们还有一支红色娘子军,思想非常进步。



可他们不断壮大的声势,引起了反对派的忌惮,随即派出大量部队进攻,琼崖独立师的师长王文宇、政委冯国卿先后牺牲。

为了留下火种,冯白驹只能带着剩余人员进入母瑞山深处打游击。

这段生涯持续了八个月,那种艰辛一般人难以想象:没有后勤补给,大部分时间只能靠野果充饥,渴了就去山间找流水,怕被敌人发现,不敢随意生火,基本上没吃过熟的食物。

如此条件下,不少人病死、饿死,冯白驹的胞弟冯玉琛都永远留在了山林中,最终只有26人活了下来。

好在这些磨难没有吓倒冯白驹等人,他们如同浴火涅槃的凤凰,此后愈战愈勇,转战琼山、文昌一带又发展出一支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下辖7个支队。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进行合作,冯白驹奉中央命令与国民党当局谈判,但他不愿意使用国民党的番号,坚持保留自主性和独立性。

几次商议后,琼崖的红军被改编为广东省第十四统率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独立大队,成为一支独立于国民党番号之外的抗日队伍。

这段时间,国民党对他们的补给非常应付,直到1939年日寇入侵海南,冯白驹率部在海口市区坚决抵抗,这让民党琼崖守备司令王毅为之钦佩,专门拨付一批枪支弹药。尊重,是用实力打出来的!

抗战时期冯白驹在白沙建立起抗日根据地,努力与日寇周旋。解放战争同样也依托群众支持,始终未被敌人歼灭。最终在四野解放海南时,琼崖纵队全力配合,一扫金门失利的阴霾。

这些阶段,冯白驹功劳赫赫,周总理称赞道:海南的武装斗争坚持23年红旗不倒,这是冯白驹很大的成绩。然而,没过多久就来了。



二、憾失军衔的原因

最开始冯白驹还是有军队职务的,担任海南军区首任司令员兼政委,但是在1951年末陶铸主政广东后,冯白驹等人就挨了批评,开始逐渐脱离岗位。这,主要关乎到建国初期的反“地方主义”。

由于广东沿海(海南当时属于广东),历史上与海外的关系就很深,新中国初期该省是华侨最为集中的地方,有些政策的实行就会考虑得多一些。

一开始负责管理广东的是叶剑英、方方、冯白驹等广东本土人士,他们有一定乡土情结,也希望能吸引到华侨的投资建设,因此在执行土改政策时较为温和,进度就相对缓慢。

这个结果让重要很不满,批评是“迷失方向”,随后就将在广西剿匪出色的陶铸调了过来。

陶铸在广西剿匪下狠手,到广东反“地方主义”也不例外,很快就在华南分局扩大会议上狠狠批评广东籍干部是搞“地方保护主义”。



时任华南分局第一书记的叶帅,在中央信任的陶铸面前,也只能检讨。眼见一大批广东干部挨批,叶帅自责地说:一帅无能,累及三军。

这次会议后,与其他“山头”联系不深的冯白驹就被调为华南分局统战部长,还挂着军职,可已很难接触军队事务。

后来陶铸大力处理“地方主义”问题,先后搞了36次土改整顿,处分广东籍“地方主义”干部近7000人。

1955年时冯白驹虽还兼着海南军区政委,但他毕竟身份敏感,就没参与授衔。只是获得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这个荣誉很高,只是没军衔,或多或少让人遗憾。



三、心中最后的愿望

后来冯白驹的生涯非常波折,始终被“地方主义”影响。1957年,陶铸在全省发起“广东历史问题大辩论”。

同年12月做出《关于海南地方主义反党集团和冯白驹、古大存同志的错误的决议》,冯白驹的广东省委员会书记、常务委员和海南军区政治委员等职均被撤销,还被放到三水县。

1963年他调到浙江,担任分管文教、卫生等工作的副省长,只是没过几年再次被打击。1971年夏,已重病缠身的冯白驹自感时日无多,便给中央写信,申诉所谓“反地方主义”的问题。

毛主席看到信的当天,正好要接见广州军区司令员丁少将,就想让丁出面帮忙。主席问:你负责广州军区,知道广东出了什么人物没?

这个问题不在汇报工作的议程内,丁少将站起来回答:请毛主席指示。



毛主席用手示意丁少将坐下,然后说:“我讲的是大革命时代广东出了两个人物,一个叫彭湃,一个叫冯白驹,你知道么?”丁回答说:“知道,但不熟悉。”

毛主席便讲起了冯白驹的故事,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接着又问:“冯白驹现在在哪里?”

丁少将说:“在浙江省任副省长,具体情况不大清楚。”一旁的周总理插话说:“冯白驹同志受到冲击,现在身患重病。”

主席当即拍板:“有病要及时医治,派专机接来北京,想办法把病治好。”然后又转头对丁少将说:“你们广东不是缺干部吗,冯白驹是一位可请出来起用的好干部。”

毛主席的话其实就是要重新在广东启用冯白驹,可惜的是,由于病情太严重,冯白驹即便在北京治疗,也没能痊愈,遗憾在1973年7月19日病逝。9天后,中央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



1983年,中央终于为冯白驹平反,这一天,等了太久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