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对萧山人来说
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1949年5月5日
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
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
胜利会师
宣告萧山解放
这座历经风雨的古城
终于挣脱了旧社会的枷锁
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新纪元
▲《金萧报》有关萧山解放的报道
解放前夕:全国战局与萧山形势
1948年至1949年初,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全国解放的大势如滚滚洪流,不可阻挡。此时的萧山,正处于迎接解放的关键筹备期。
1949年3月下旬,浙东人民解放军在诸暨陈蔡、横山一带召开浙东临委扩大会议,全面展开整军活动。3月29日,金萧支队二大队与江南县大队密切配合,一举全歼驻守楼家塔的国民党部队,解放楼家塔。随后,江南县河上区武工队主动出击,突袭大同、紫霞等多个乡镇公所,烧毁户籍粮册,收缴印钤,让国民党基层政权陷入全面瘫痪。与此同时,江南县临浦区政府成功控制临浦周边乡村,桃源、桃北等地开始筹建民主乡政府。至此,萧山南部地区基本被金萧支队所控制。
▲解放军入浙作战示意图
接管筹备:机构建立与前期工作
1949年4月29日,为顺应形势发展,金萧支队撤销路西、路东、江南等县游击区划,正式成立诸、萧、富等县的办事处,中共路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蒋谷川被任命为萧山办事处主任,即刻投身萧山接管工作。
▲蒋谷川在《回忆金萧支队及其在萧山的活动情况》稿件上的签字手迹
当时,国民党汤恩伯部妄图凭借钱江防线,以萧山为桥头堡负隅顽抗。但随着5月3日杭州解放,钱江大桥被我军控制,国民党残兵纷纷南逃,萧山县城内秩序混乱,枪械、辎重、物资散落各处。为保护人民财产、争取和平解放,金萧支队派出陈雪野等人为先遣队,提前潜入县城开展策反工作。
黎明破晓:政治瓦解与胜利会师
此时的萧山国民党政权已濒临崩溃,县长华国谟、县党部书记长楼麟元先后潜逃,仅剩下警察局局长汪筱波(代理县长)带领数十名自卫队和警察留守。先遣队凭借社会关系打入警察局,向汪筱波出示《国民党党政军特人员立功自赎条例》,详细解读《入城守则》《约法八章》,晓以大义、动之以情。汪筱波见大局已定,最终同意接受条件,命令警察卸下武器,继续站岗维持秩序。
在萧山解放的进程中,萧山人民的斗争从未停歇。解放战争期间,湘湖师范600余名师生在学校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民主运动;萧山简易师范学生与金萧支队取得联系后,在县城积极进行革命宣传;杭州地下党组织也派党员进入萧山,设法保护档案、发展工人运动。这些斗争与前线的军事行动相互配合,共同加速了萧山解放的步伐。
1949年5月4日,金萧支队萧山办事处主任蒋谷川率领170余名指战员,从富阳大章村出发,经楼塔、河上,当晚露宿戴村。5月5日清晨,部队经义桥、沿湘湖进军,下午2时左右顺利抵达县城,受到师生、工人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下午3时,解放军第21军进城,两军胜利会师,萧山宣告和平解放!
▲1949年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萧山解放的新闻
新生伊始:政权建立与历史新篇
5月中旬,中共浙江省委派沈芸率70多名南下干部抵达萧山,与金萧支队办事处会合。5月16日,中共萧山县委成立,沈芸任书记。6月5日,萧山县人民政府成立,窦长富任县长。从此,萧山迎来黎明曙光,踏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
76年前,先辈们用热血换来胜利
76年后,我们以奋斗致敬历史
76年,变的是岁月年轮
不变的是“让萧山更美好”的赤子之心
今天,让我们共同铭记
这方土地的荣光,始于信仰与勇气
这方土地的未来,在于你我的接续奔跑
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新篇!
吾辈当自强!
来源:区委党研室、萧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