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刚过,文旅市场的热度还未完全消退,一份文旅冷门榜的公布,却让荆门陷入了尴尬境地。在这份榜单中,荆门位居全国倒数第一,在湖北上榜的几个城市里也不幸垫底。这一结果,无疑给荆门的文旅发展敲响了警钟,背后隐藏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实际上,荆门的文旅资源并不匮乏。漳河水库作为全国数得上的人工水库,水域广阔,水质清澈,周围风景如画,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钟祥的明显陵,更是珍贵的历史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世界文化遗产。但丰富的资源并未转化为旅游吸引力,游客数量不尽人意。
深入探究,荆门文旅发展存在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在开发过程中,“急吼吼”的毛病十分突出。漳河水库不断改建码头,投入大量资金,却未能同步提升游客体验。例如,码头设施更新后,配套的游船服务却没有跟上,船只老旧、服务人员态度不佳等问题,让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钟祥的文旅项目也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看到其他地方采摘、露营项目火热,便匆忙上马类似项目,却缺乏科学规划。不少采摘园的树苗因养护不当而枯死,露营地的帐篷质量堪忧,漏雨等情况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游客体验,也损害了当地文旅的口碑。
更让人无奈的是,一些景区打着文化体验的旗号,却没有提供与之匹配的内容。号称楚文化体验的景区,售卖的商品却是毫无特色的义乌小商品;以古文物为卖点的景点,使用的道具全是劣质仿冒品,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让游客感到被欺骗,自然不愿再次光顾。
文旅产业的发展,绝非简单的砸钱就能成功。荆门若想摆脱文旅困境,实现逆袭,必须沉下心来,深入挖掘荆楚文化底蕴,摒弃“面子工程”。明显陵完全可以结合明代历史,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魅力;漳河水库则可围绕生态优势,开发特色水上项目、生态研学课程等,吸引更多游客。
值得庆幸的是,荆门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积极行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从产品供给、市场主体培育、宣传引流到旅游环境提质,全方位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
例如,聚焦“一县一品”运动休闲旅游品牌,每个县(市、区)锁定1 - 2个主导产品,建设支撑性项目;实施旅游企业、从业人员信用分级分类管理,规范市场秩序等。
相信在政府的重视、企业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下,荆门一定能够将“冷资源”转化为“热IP”,实现从冷门到热门的华丽转身,让更多游客领略到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推动文旅产业迈向新的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