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立夏,夏季粮油的主要作物冬小麦进入灌浆期,冬油菜开始收获,玉米、水稻等作物春播进入高峰。
眼下,黄淮海地区冬小麦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中央财政提前全额预拨16亿元“一喷三防”资金,近期又下拨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3.76亿元,支持各地抗旱防病虫防“干热风”,努力夺取夏粮丰收。
在山东邹城,当地整合各级资金546万元,组织100多台新型植保无人机,对54万多亩冬小麦进行“一喷三防”专业化作业全覆盖。
在河北宁晋,当地试点应用AI大模型田管平台,对93万亩冬小麦进行灌溉。平台自动生成水肥一体化方案,只需在手机上一键操作,浇灌便可轻松完成。
河北省宁晋县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站长 张文杰:通过一键启动喷灌机,比传统的灌溉模式能节水30%,肥料利用率能提高20%。
这几天,长江上中游冬油菜已经大面积收获,预计面积稳中有增、丰收在望。
湖南2200多万亩冬油菜长势是近年来最好的,在安仁,当地正对26万亩油菜抢收。这里主推早熟高产品种,并加大机械化收获,预计单产提升3%以上。
“五一”期间,东北玉米开始大面积播种。当地抓住土壤墒情适宜的有利时机,落实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措施,大力推广高性能播种机,力争一播全苗。
黑龙江高性能播种机机播面积将增加1000万亩以上。在佳木斯,当地主推国产气力式电控播种机,不仅播种时间缩短一半,播种质量也大大提升。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赵广山:深浅度一致,播的均匀度一致,正好达到了种子需要的3到5厘米条件,对产量达到一个最好效果。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目前东北地区已春播粮食近1亿亩,完成超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