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黄埔,似乎不大“太平”。
原因无它,无非是俩大块头的一来一留——一边是"鸽王"项目,黄埔高铁站签约终于实质性进展,另一边是扎根黄埔半个多世纪的黄埔港,决定再干50年!
这一来一留的,可让黄埔居民,吵翻天了!
高铁黄埔站效果图
“哈!?建高铁站不是好事吗,怎么会有人反对?”“黄埔港再不搬,一大片沿江真的浪费啦!”
赞成反对之声不绝于耳,这究竟是什么情况呢?
有周边居民反对!
高铁落地是好是坏?
关于黄埔高铁站的修建及位置,其实早在两年前,广铁集团发布的《新建广州铁路枢纽广州东站至新塘站五六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见稿公示》中就有提到。
在当时公示一经发布,反对建高铁站的声音便有出现。
例如就有瑞东花园居民提交意见称:黄埔站建设会占用瑞东花园与既有广深铁路中间的大片森林,没有了树林的阻挡,噪音和空气污染会很大。
而官方则表示不予以采纳,详细可看下图:
还有市民表示:建议规模可以缩减一点,官方回复同样不采纳,称会单独展开评估决定。
如今黄埔站再度爆出实质性消息,让这位“鸽王”项目再度搬上台面引起讨论。
黄埔站的具体位置,就位于广深铁路以南、大沙东站以北,黄埔体育中心旁的海丝城片区内,周边项目确实众多。
赞成建设高铁的网友认为:黄埔有新高铁当然很好,极大方便居民出行全国各地,其它就不是老百姓该考虑的事。
高铁能极大加快地铁进度利好交通,肯定不反对!
对于黄埔站的建设,对鱼珠CBD的发展至关重要,得尽快修建。
赞成的网友多半认为高铁站开通,不仅能更加方便黄埔居民通行,而且未来对于片区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而不赞成的网友则认为,会有噪音、粉尘环境污染影响周边。
建黄埔站属于重复建设,没必要浪费财力物力,还不如建地铁。
新塘站才刚建成,现在老黄埔的耽误之急并不是建高铁站。
更有网友留言:把新塘划给黄埔再改个名不就好了。(似乎很有道理)
要我说,其实有些居民的担心非没有道理,毕竟周边楼盘众多,在未来施工过程中,通常难免会对周边造成一些影响。
但也不用过于担心,首先黄埔站虽有进展,但依然是八字还没一撇。
最新规划中的9台21线,进展最快的是28号线(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和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工期都至少要5年以上,也就说最快都要2030年以后甚至更久才能通车。
因此黄埔高铁站是个长远规划,附近居民以及购房者大可以放心,现在就开始担心十年八年后的项目,完全是杞人忧天。
而且放长远来看,高铁站建成给老黄埔带来的诸多效益,也将是不可估量的。
不仅是出行更方便,还会以高铁站为核心打造“站城一体”的科创高地,将围绕商业商务、体育文化休闲、科创研发等诸多功能,极大带动板块的更新速度。
来源:黄埔融媒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拉客运营线路,或许只是黄埔站的基础任务;吸引精英客,为黄埔高铁新城、海丝城的更新打下基础,才是黄埔高铁站承担的真正使命。
所以说黄埔建高铁无疑是利大于弊的,高定调是有了,就看工期是否会如期推进了。
同时也希望官方多倾听民意,妥善解决好噪音污染等问题,不然就属于本末倒置了。
黄埔港
搬还是不搬?
这段时间引起争议的,不止是地上跑的黄埔高铁,还有海上运输的黄埔港。
与高铁站来不来的争议恰恰相反,居民对于黄埔港争议则是:究竟该不该搬走!
前两年,也有市民在领导面板留言:称黄埔港占据了大量的沿江用地,严重降低城市的宜居程度,切断了临江大道东延线,建议货运码头搬迁、港口转型升级。
官方回复则并没有正面回应,但言下之意,便是暂无明确搬迁计划。
而近期黄埔区政府发布的一则公示文件,则彻底给希望黄埔港搬迁的居民当头一棒。
原文长达一百多页,咱们直接说重点:黄埔中外运码头将扩建,升级码头泊位与港池面积,那么和它紧密连接的黄埔港,离搬迁就更遥遥无期了。
其次,码头经营时长延长到了50年!
这就意味着,如无特殊意外,中外运码头还会在原地经营50年,陪伴黄埔居民三代人,并且还要做大做强继续扩大规模。
而从位置上看,中外运码头周边楼盘同样众多。
而对于黄埔港原地扩大规模,便有周边网友吐槽:天天看大烟囱闹心。
:噪音和港口货车众多,也是周边居民疯狂吐槽的点。
更有网友称一大片江景,真的被浪费掉了。
毕竟珠江无疑是广州最稀缺的自然资源,和其他区的望江住宅比,黄埔居民只能看这样的工业珠江,难免有落差。
来源:中外黄埔港报告表
:黄埔港,与老黄埔规划的海丝城、鱼珠数字经济区等显得格格不入,长期以往发展会停滞的。
其实持赞成黄埔港搬迁观点的网友们,和上述黄埔高铁站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认为其对周边居民有噪音、环境等有影响。
但也有不少网友持反对观点,认为没有黄埔港养着一大批企业,就业早就出问题了!
没有就业岗位,经济不好,建再多房子有什么用?
也有网友提出,大工程搬迁无望,能重新设计交通,减少对居民的影响也可以。
总结不难发现,支持黄埔港留在原地的网友,大多数会从经济和就业角度出发,认为黄埔港给黄埔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为如今黄埔飞速发展出不少力,搬走得不偿失。
这一搬走,黄埔经济发展,要打多少折扣?
两大基建的矛盾
是否能共存?
其实我也能理解黄埔居民,为何对高铁和黄埔港有许多不同的声音。
一方面,黄埔港的货物年吞吐能力超3000万吨,货物吞吐量在全市的占比高达15%,支撑着区内上百家相关联企业,间接带动物流等诸多岗位。
同时黄埔区内并没有高铁,甚至不能和花都白云坐一桌,黄埔也需要高铁站为中心,打造科创高地,带动板块更新拉动经济。
而黄埔GDP总量虽在广州高居第二,但增速却远远落后新兴势力海珠白云,因此在今年两会,黄埔则是定下了增速为5%的KPI,压力不可谓不大。
由此可见,无论是黄埔港,还是未来的黄埔高铁站,黄埔的经济发展都得仰赖它们。
另一方面,大 型基 建和工业发展, 与黄埔居民希望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形成了矛盾。
未来,黄埔要如何“港产城融合”,实现发展与生活的平衡,摆脱掉不宜居的标签,还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
最后,对于这些“大块头”工程项目,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最后插播一则消息:
广州PLUS看房团小程序已经正式上线啦,如果大家有任何购房需求,点击进入小程序填写相关资料,即可报名参与,报名成功后将有专业人士一对一跟进~
免责声明:
本文对项目或产品的介绍,对项目周围环境、交通、教育资源、商业配套及其它公共设施的介绍,均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作为任何购买要约,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承诺。本文涉及面积均为建筑面积。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等协议为准。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