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法考客观题不到5个月

过儿们的学习进度如何呢?

对于考试来说

有的时候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罗翔老师在《刑法87专题》的后记部分

写了法考生常见的几个错误

以及关于法考备考的建议

张三老师语重心长,言辞犀利又诚挚

厚厚觉得深受启发


正在备考的过儿们

更是应该在备考之初就了解这些

篇幅所限,厚厚做了简单的摘录

分享给过儿们

后记·愿我们在法考的课堂中不再相见

涉足法律考试辅导,已有十七个年头。每年在辅导班上都能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有的甚至见过七八年。

令人悲哀的是,总有一些老学员不断重复过去的错误,随着年日渐长,法考之路越发艰难。他们中间虽然有些人后来通过了考试,但还有一些人最终选择了放弃。更让人心痛的是,每年都有一些新的学员继续着前人的失败之路。

作为老师,我有义务规劝学员,避免他们重蹈覆辙,虽然很少有人能够存谦卑受教之心,真正接受这些建议。很多时候,人们只有亲自走过坎坷之路,才能吸取血泪教训。

PART.01备考大忌

如果你具备下列三个特征,估计明年我们还会在法考课堂相遇:

贪多求全,不懂舍弃

法考的内容极其繁多,没有谁能够全部掌握,因此,必须要有全局观,懂得舍弃。

有的同学不停地看书,不停地听课,就怕有知识不懂。然而,法考值得考的内容其实不多,重点恒重。法考考查的永远是一个法科学生最应该掌握的知识。任何培训老师都会告诉学员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哪些只是点缀。

但是有的学员就是放心不下,不愿相信老师,宁愿相信自己的感觉。这就像一个愚蠢的渔夫,遍地撒网,费尽千辛万苦,却往往无功而返,因为他根本不愿听从他人的建议——在鱼群密集处撒网。

习惯争辩,好钻牛角尖

法考是标准化的测试,应当尽可能地回避争议知识。对于确有争议的重点知识,法考即使考查,也只会采取开放性的出题方式。但是,许多考生总是过分地关注一些存在重大争议的理论问题,在这方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很多学员连基本知识都没有掌握,就开始琢磨某个问题的诸多学说。丢西瓜、捡芝麻的现象在这类学员身上屡见不鲜。

其实,对于有重大争议的理论问题,智慧的做法就是回避,或者随便采取一个与自己知识体系没有冲突的观点。试想,在学者中都存在极大争议的问题,会成为标准化试题的重点内容吗?

还有一些学员非常好钻牛角尖,硬要去揣摩出题人字里行间的背后意思,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当题目说,一个人准备去犯罪,因肚子疼无奈放弃时,这分明考查的是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未能着手,成立犯罪预备。但有些学员硬要分析行为人肚子疼到何种程度,是很痛还是轻微不适。本着这种解题思路,几乎没有试题可以答对。

事实上,对于任何标准化的测试,按照常人思维去理解语言即可,哪有那么多背后隐含的意义。

自以为是,评教专家

骄傲是七宗罪之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所体现,而在有些学员身上则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学生,本应该承认因为自己的知识缺乏,所以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但他们却总习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安排复习策略。老师让他们往东走,他们偏要往西行。老师告诉他们争议知识回避即可,他们却偏要钻研;老师告诉他们某个问题应该这么处理,他们却反过来告诉老师,现在的出题人又有了新的观点。

这类学员几乎是以评教专家的面目出现的,他们可以如数家珍地告诉大家,哪个老师讲得好,哪个老师讲得糟糕,哪个老师语速太快,哪个老师说话有口音。从他们所提及的老师数量就可以判断,他们得上了多少年的课,才能具有如此的“专业评教水平”。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法律小白反而比法律专业的学生更容易通过考试。因为小白什么都不懂,所以他们完全信任授课老师,完全按照老师的建议来安排复习,结果反而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弯道超车,通过考试。

相反,那些自以为什么都懂的学生,总是带着挑剔的心态来对待他们所听到的一切,半桶水晃来晃去也就漏光了。难怪箴言有说:“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无论你现在基础如何,复习进展到何种程度,只要合理地规划复习的时间,依然可能通过今年的法考。(当然,如果你具备我刚才所说的三个特征并执意坚持的话,那就没有必要继续听我下面的建议了,因为你的复习时间非常充裕,至少还有400天,甚至更多)

PART.02备考建议

如果你不想400天以后再参加法考,我有如下建议:

相信老师,只看讲义或书本中的重点内容

我相信法考领域的任何一位学科老师,只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都可以轻松地归纳出本学科的重点知识。所以,我建议你完全相信你所选择的机构、你所选择的老师,只看老师为你指明的重点,不要道听途说,不停地换机构、换老师。

勿重复听课,而应反复练习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就没有必要再重复听课。无论你之前的授课老师讲得有多好多烂,都没有必要再重听、另听。

你应该把重心放在做题上。我的建议是,5年内的真题至少做3遍。准备一个错题本,把5年内的空白真题打印出来,在上面标出做错的题目和掌握不牢固的选项,争取把真题彻底搞透。

另外,任何一个大型的培训机构,都会配发一些相应练习题(如果是授课老师精选的试题则更佳),你需要去反复做这些练习题(至少3遍)。在做之前多复印几份,在空白的试题上标出错题,反复研究错题。我的经验是,一次错了,第二、三次还会在原地跌倒,只有反复训练,才能避免在原地摔跤,牢牢掌握难点和重点。

因此,一定要反复训练,多做真题,多做好题。最好能够经常摸底,随时掌握自己的复习状态,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调整复习策略,既不要盲目自信,也不要妄自菲薄。

及早训练主观题

很多同学认为,既然主观题和客观题分别来考,那就没有必要先行准备主观题。但事实上,一年两考的本质依然是一年一考。通过客观题的同学应当一鼓作气,顺利拿下主观题考试。

如果你观察每年的主观题试题,你会发现许多题目在客观题的真题中出现过;而你观察每年的客观题试题,你也会发现它在以往的主观题真题中也有端倪。因此,主客虽分离,但必须进行一体化的复习。复习客观题的同时也应该看看主观题的真题,主观题真题的知识点在客观题的考试中也会出现。

同时,可以提早训练一下论述题,每个学科都应该准备一道论述题。每个学科都有一些基本的理念性原则作为论述题的切入点,比如刑法,几乎所有的论述题都可以从罪刑法定原则切入。有兴趣的话,我建议你以性贿赂或者卖卵、代孕等为素材写一篇文章。

至于案例分析题,也应该进行训练。基本的答题模式是定性后面一定要跟着后果,如回答了自首,就一定要写上自首的法律后果(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较轻,可以免除处罚)。

法考主观卷中刑法案例分析题通常有两种考查方法:

一是综合式(试根据所学刑法知识,全面分析本案);

二是列举式,分好几个问题来向考生提问。后一种考法有时还会出现观点展示类试题(如问考生某个问题有几种观点)。

这两种考查方法其实都有应对诀窍,对于第一种考法,关键是树立刑法的体系性知识;对于第二种考法,主要是注意总结一些重要问题的观点展示。

当然,本书(《刑法87专题》)对此都有总结,最多半个小时就可以搞定。

絮絮叨叨这些文字,如果冒犯了一些同学,我感到非常抱歉。但是作为教师,说出这些肺腑之言,是我的本分。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切实的帮助,愿我们下次见面,不是在法考的课堂。

虚心的人是有福的!

【今日·互动话题】

假期结束,过儿们准备好投入复习了吗?


【厚大25年北京面授斯巴达计划】

HOUDAFAKAOGAODUANMIANSHOU




(向下滑动图片可查看更多)

在这里,你可以得到

科学拆解备考过程,备考更高效

学院派名师+应试型讲师,

双师保驾护航,带你突破自我!

✅ 主客一体,协议保障不过全退
✅ 家校协同,每天进步看得见
✅ 全量化学习,教学颗粒对齐
✅ 高质海量模考,敢做题、会做题
✅ 强管理,细过程,重执行,护结果

(点击上方小卡片购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