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您别老盯着冰箱翻,吃饭时间还早呢,饿了我给您煮点粥。”

李涛擦着手走进厨房,看见父亲赵德福正打开冰箱,翻来覆去找吃的。

赵德福今年70岁,老伴早走,自己在老家独居了几年,前两年身体不好,李涛接他进城,想着方便照应。李涛夫妻俩上班忙,孩子也上小学,家里本就紧凑,这老人来了,多少也添了些事儿。

“涛子,你这冰箱净是些青菜豆腐,哪有点油水?咱家不吃点好的啊?”赵德福皱着眉头,一脸嫌弃。

李涛憋了口气,笑着劝:“爸,您血压高,医生说了得清淡点,咱改天给您炖只鸡。”

赵德福一撇嘴,关上冰箱门,拿着遥控器回沙发坐着,电视声调得老高。李涛揉了揉太阳穴,心里那点烦躁又压了回去。

赵德福搬来城里住,一开始,李涛媳妇王芳还算客气,做饭、洗衣,端茶送水,尽着孝道。可赵德福这脾气,挑剔得很,饭菜稍微不合口味就冷脸,家务活也从不搭把手,天天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动不动指点王芳:“你这衣服洗得不干净,搓搓再晾。”

时间一长,王芳心里有气,但碍于孝道,忍着。李涛夹在中间,两头不是人,日子一天比一天憋屈。

真正的导火索,是孙子的教育问题。

孙子小杰今年八岁,正是调皮的时候。赵德福宠得不行,孩子想吃啥就给买,作业不做也护着,动不动就说:“孩子还小,别那么苛刻。”

王芳心里不痛快,几次劝赵德福:“爸,孩子得有规矩,不能惯着。”

赵德福立马翻脸:“你懂啥?我带大的孩子还少?我活七十了,这点道理还不明白?”

王芳一肚子气,回头跟李涛诉苦:“这孩子眼看着就学坏,咱再不管,真要完了!”

李涛左右为难,劝父亲几句,赵德福当场拍桌子:“啥叫惯?我在老家带大的孙子多了去了,咋没见学坏?”

家里气氛一天比一天紧张,赵德福依旧该吃吃、该喝喝,毫无自觉。

有一回,王芳晚上加班回来,看到赵德福正在给小杰吃炸鸡,气得不行:“爸,这孩子咳嗽了您忘了?医生叮嘱不让吃这些!”

赵德福把炸鸡往桌上一拍,阴阳怪气:“嗨,我就是惯的,咋啦?你看不惯赶我走呗!”

王芳气得眼圈通红,第二天一早跟李涛摊牌:“涛子,咱这样过不下去了。要么你劝劝爸自觉点,要么咱分开住!”

李涛脑袋嗡的一下,心里憋着火。晚上,他硬着头皮劝父亲:“爸,您别老惯着孩子,吃喝也注意点,咱家也不是富裕。”

赵德福一听,眼睛瞪得铜铃般大,劈头盖脸:“你媳妇嫌我吃得多呗?我在这吃了啥天大的?住你这两年,饭都没个油水,连顿像样的炖肉都吃不上!”



李涛咬牙忍着,第二天悄悄去看了家附近的养老院。

没几天,王芳又因为小杰的学习跟赵德福吵了起来,赵德福当场拍桌:“行,我碍着你们了,搬就搬,谁稀罕住这?”

李涛心里一横,借坡下驴,定了养老院。第二天,跟父亲摊了牌:“爸,养老院那边环境好,伙食也好,您过去住,咱也放心。”

赵德福脸一黑,指着李涛鼻子骂:“白眼狼!养你这么大,老了连口饭都不肯给吃!”

李涛红着眼,硬撑着:“爸,您自己想想,咱这两年,家里谁没让着您?孩子的事、饭桌上的事,咱都忍着,您一次次踩底线,咱家过不下去了。”

赵德福背过身,气得浑身发抖,但终究没再开口反驳。几天后,李涛把父亲送进了养老院。

站在养老院门口,赵德福一脸倔强,背挺得直直的,可眼眶却有些泛红。李涛心里也不好受,拍了拍父亲的肩膀:“爸,您住这安心,周末我来看您。”

赵德福哼了一声,没吭声,转身进了院子。

李涛回到家,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王芳抱着孩子,眼里有泪,心里却也释然。

从那以后,李涛每月按时去养老院看望父亲,带着些爱吃的菜,两人慢慢地缓和了些。

赵德福也终于明白,家,不是一个人的地盘,得互相体谅,日子才能过得长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