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飞扬,畅谈共韶光。
昨日(5月4日)下午,“我们的青春2025”——“五四青年节”特别对话活动,在曾小敏艺术空间成功举办!
活动由越秀区委宣传部指导,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曾小敏艺术空间联合主办。
2025年五四青年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粤剧)的代表性传承人曾小敏的艺术空间再度成为文化破圈的“引力场”。各界嘉宾欢聚一堂,以“我们的青春2025”为名,共同见证了一场跨越体育、音乐、时尚与非遗的青春对话。
不负韶华,奋斗青春最美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会有前途,民族就会有希望。在活动的分享环节,几位嘉宾深情回顾了自己的青春故事,他们的经历和感悟,如同明灯照亮了青年们前行的道路。
“亚洲飞人”苏炳添,深情回顾了他在跑道上的青春故事。“跑道记录了我青春挥洒的汗水,见证着我每一次的历史突破。”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倒计时之际,苏炳添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体育精神,激励青年们在人生的赛道上勇创佳绩。
苏炳添说,永不言败是他的座右铭。他说:“对于运动员而言,冠军永远只有一个,我肯定不是一直都是冠军,但最重要的是在我的人生当中,我从来没有气馁过。”回顾过去21年的运动员生涯,苏炳添认为,如果不是锲而不舍的性格,绝对不会有9秒83这样的突破。苏炳添动情地说:“成功只是一瞬间,经历才是弥足珍贵的,它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大的感悟,也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色彩,我一直很感激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和拼搏。成功之后我肯定还是要坚持下去的,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们的体育精神是什么。”
粤剧表演艺术家曾小敏,以“敏于思,成于行”为核心,讲述了她对青春的理解。关于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她表示:“希望通过以‘青春’为名,去回顾过往、去畅想未来,把青春作为生活的常态。”
回望来时路,曾小敏用人生感悟诠释了她的名字:“曾”代表过往成就,“小”虽看似不起眼,但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断解决难题、解答困惑,这个不完美、不成熟的过程,正是塑造独立个性的过程。所以我觉得“小”定义得很好,我们应从小事磨练自己,从小起点成长。我希望自己永远保持“小”的状态。 “敏”,则特别契合我们常说的“敏于思,成于行”。很多时候,我们的敏感度和对事物的洞察能力非常重要。从小事开始就应具备敏锐洞察力,善于思考并将思考转化为行动,这才是我们成长的历程。
曾小敏认为,青春没有年龄之分。从艺至今,初心未改,坚持把每件事情都做好,把青春作为人生的常态,这也是她能够一直保持年轻态的“秘笈”。
文化名人田延友,认为“青春是以时间为轴,终究会以回忆为念”,不拘于形式的青春更重要。多年来,他的足迹行至南极北极,如今又回归到“广州城市文化原点”的越秀,这一路的见闻与收获,恰似一场青春的“远行与回归”。如他所言,“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认真勇敢地做自己”。
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屈汀南,讲述了他在巴黎工作生活的难忘经历。这段经历让屈汀南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远不止于服装设计,面向年轻群体的非遗传承,尤为重要。而要让年轻人服气,就要树立起自己的形象。
屈汀南(左一)、田延友(右一)与曾小敏、苏炳添合影。
在热烈的互动环节中,现场星光熠熠,嘉宾与行业精英们纷纷分享青春旧照,带领众人回溯时光长河。
青春之歌,唱响大湾区
“如果青春是首歌”表演分享环节以及“我们正青春:广州青年对话”环节,成为了现场瞩目的焦点,生动展现出大湾区青年的活力与文化传承创新的魅力。
歌曲表演环节,当《海阔天空》的旋律响起,现场观众纷纷加入嘉宾大合唱,铿锵有力的歌声回荡,唱出青年的热血与梦想。现场观众在不同种类的音乐中,充分感受着湾区文化融合与跨界的无限魅力。
“我们正青春:广州青年对话” 环节同样精彩纷呈。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的青年代表,围绕“广式青春”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一位青年代表表示:“广州青年既有饮早茶的从容,又有创事业的拼劲,这种奇妙的特质着实令人向往。”讨论中,嘉宾与青年们就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等话题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火花。
文化传承,涵养强国力量
活动尾声,嘉宾与观众一起欣赏了“红2025——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主题展,感受“红头巾精神”在新时代的文化力量。“青年是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文化传承需要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注入。我们正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在湾区、在越秀这片文化沃土上,在曾小敏艺术空间这一方天地,我期待文化跨界活动持续发生,更多青年踊跃加入文化传承的行列,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新篇章。”曾小敏道。
曾小敏艺术空间正在举办的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主题展览。
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记忆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招一式、一唱一念,都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心血,见证了岭南大地的变迁与发展。此次“粤韵新彩”主题系列活动,为粤剧文化的传承搭建了一个坚实而生动的平台。通过举办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主题展览、“我们的青春 2025” 五四青年节特别对话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粤剧深入社区、深入群众。粤剧这颗“南国红豆”在越秀区城市文明的沃土中,正不断吸收着新时代的养分,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越秀区将继续探索创新文明实践模式,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群众呈献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内容,让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让文明浸润人心”,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负责人说道。
采写:南都记者 黄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