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2023年的戛纳金棕榈,去年北大那场引发争议并冲上热搜的《坠落的审判》首映礼,才让更多中国观众认识了法国女导演茹斯汀·特里耶。
茹斯汀·特里耶
如果说《坠落的审判》中丈夫萨穆埃尔可以留下的吵架录音也算是一种“纪录素材”,那“纪录”便可以成为串联起茹斯汀·特里耶创作生涯的关键词。
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的茹斯汀的创作生涯就开始于纪录片。早年她主要拍摄聚焦于社会问题的纪录短片,《现场》(2007)留下了关于法国青年抗议活动的细致影像,到了2010年的《房子里的影子》这里,我们已经能看到她对家庭关系、亲密关系的关注。
《房子里的影子》
很快,茹斯汀在2012年便转向叙事电影的创作,其剧情短片《淘气的男孩女孩》在当年节展斩获大奖,导演长片首作《索尔菲雷诺之战》使其跻身新一代法国电影人之列,2019年,她的第三部长片《西比勒》就入围了金棕榈,此时距离她凭借《坠落的审判》征服戛纳,不过只有四年。
茹斯汀总是在关注着创作者。《索尔菲雷诺之战》就像是她短片时期与长片时期的连接点,作为背景的法国大选让我们看到她以纪录片镜头关注社会议题的一面,而身为新闻记者的主角莱蒂西娅显然也是另一种维度上的创作者,家庭矛盾与政治议题在这个闹剧般的年代里相聚,也互为喻体。
《索尔菲雷诺之战》
《西比勒》中,热爱文学创作的心理医生西比勒录下了演员玛戈向自己倾诉的谈话,她自己又在之后进入玛戈的电影创作中。生活场景被作为创作素材,仿佛是《坠落的审判》中丈夫之举的前世。
《西比勒》
创作文本、影像文本、被创作出来的所谓的真实生活的文本在茹斯汀的镜头下交织,编排出她最感兴趣也最擅长的元叙事。其中所埋藏的,或许还有身为创作者自我怀疑的时刻。
于是茹斯汀总是能捕捉到那些属于女性创作者的时刻。在这些瞬间,束缚着女性的刻板定义被她抹去,而那些女性所独有的敏感细微也被她锐化为镜头前的风景。
我们可以在《西比勒》中的电影片场里,看到只会出现在女性与女性间的无障碍交流。也可以在《坠落的审判》中,为比丈夫更有才华、更为成功的桑德拉折服。
《坠落的审判》中的桑德拉
茹斯汀很懂女性身上的可能性与多面性。
于是西比勒在承担拯救者身份的时候也是个求助者,带着写小说的梦想呢喃出细微的求救之音。于是桑德拉有时候看起来更像是个男人,她强势、自私,却也才华逼人。而《维多利亚》中的律师维多利亚,则几乎把法庭辩护的叙事策略当成了一种创作。
《维多利亚》
在茹斯汀镜头下的世界里,女性要面临的问题虽然只有家庭这么小,却足以有世界那么大。
《索尔菲雷诺之战》里,莱蒂西娅本来可以为人们翻译世界的变化,却更多在前夫的闹剧里焦头烂额。
《维多利亚》中的维多利亚看起来是现代职业女性的代表,却还是会因为两个孩子制造的战场筋疲力尽,而前夫所谓的“博客创作”,也不过是在剽窃她的职业生活。
由此我们再来回头去看《坠落的审判》里,桑德拉用丈夫萨穆埃尔没能写出来的小说点子获得成功而招致争吵的设定,就会发现一切都有迹可循。
《坠落的审判》
在茹斯汀的故事里,比起做妻子、做母亲,女人们总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即便那事只是想要再写下几行字,又或是短暂沉溺于缱绻的一晚,但世界总是在阻止着这些女人们去做她们想要做的事。
茹斯汀获金棕榈
“她力量”女性电影专题
请见《环球银幕》2025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