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长丰县马郢村,流淌着艺术的芬芳,5月4日上午,这里迎来了“好戏安徽——漾・young 2025青年乡村戏剧周”第二季“阳・夏炽篇”的高潮。作为安徽省“戏剧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活动,本次戏剧周以城乡融合的形式,联动合肥滨湖与马郢村两地,通过戏剧展演、名师培训、非遗市集等形式,推动传统戏曲与现代艺术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活动自5月1日启幕以来,已吸引省内外十余支青年戏剧团队参与,涵盖黄梅戏、庐剧、话剧等多元剧种,成为青年戏剧人才展示才华、服务乡村的舞台。
上午10点,明媚阳光洒向村马郢,村里四大剧场依次拉开帷幕。阳・Young剧场上演改编自高尔基经典的话剧《契尔卡什》,双人演员的对手戏试图探讨人性善恶抉择,剧中海浪与沙滩元素也被巧妙融入乡村自然环境,引发观众深思。不远处仰・Young剧场内,聚焦婚俗话题的庐剧《天价彩礼》以精彩剧情和本土唱腔,反映社会现象,赢得阵阵掌声。漾・Young剧场则上演独角戏《天空》与课本剧《丑小鸭》,吸引众多家庭驻足。黄梅戏《西河情》上演了李白智斗恶霸的轻喜剧,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喝彩。此外,位于市集露台的空中・Young剧场内,一场“抛绣球互动”让村民与游客沉浸式体验戏剧魅力。
戏剧周活动不仅展现了青年戏剧人的创作活力,更注重艺术与乡村生活的深度联结。剧场周围,非遗市集展销传统手工艺品,戏剧市集推出文创产品,艺术与乡土共融,游客可一边观剧,一边感受徽文化的浓厚底蕴。
“乡村舞台的观众更真实,距离更近,这种沉浸感是城市剧场难以复制的。”《契尔卡什》主演徐一鸣说,去年11月,他的团队就曾与马郢村结缘,以线上形式参与安徽青年乡村戏剧周,在他看来,乡村戏剧是“回望戏剧本源”的有力实践。
观看完《西河情》后,村民王阿姨非常开心:“以前只在电视上看戏,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多好剧,孩子们还能和演员互动,特别有意思!”
戏剧周不仅是展演平台,更是青年戏剧人才的孵化器。此次活动,还特设名师班,邀请资深戏剧导师开展台词训练、剧目创作等课程。4日下午,名师班学员以莎士比亚名剧《仲夏夜之梦》的诸多片段进行了结业汇报,16名青年演员在露天剧场展示了学习成果。
艺术星火点燃乡村文化振兴之路。通过孵化戏剧培训、文旅项目,戏剧周带动了当地创客经济发展,吸引游客消费,促进村民增收。“这几天忙坏了。”马郢村市集中心小卖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举办戏剧周的同时,村里也在同步进行钓龙虾、挖土豆、泡泡浴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戏剧的种子已在马郢播撒。未来,“好戏安徽”计划将总结马郢经验,逐步推广至全省,助力安徽文艺事业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记者 孟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