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中欧关系一直备受瞩目。近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一系列举动,却让中欧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据相关报道,欧盟委员会正式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征收最终反补贴税,最高可达 14.2%。再算上之前已征收的反倾销税,目前欧盟在该领域针对中企的合计税率在 20.6% 到 66.7% 之间。
欧盟此番操作声称是调查发现中国制造商受益于不公平补贴,并以人为压低的价格在欧盟市场销售。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从市场规模来看,欧盟对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的需求大致在每年 10 亿欧元左右,并非庞大到不可忽视的程度,而且中企在其中占据 40% 的份额,远未达到垄断市场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冯德莱恩主导的欧盟委员会却大动干戈,对中国相关产业挥舞关税大棒,实在令人费解。
更何况在欧盟内部,主张加强中欧合作已成主流趋势。从近期欧盟成员国的动向来看,“近中远美” 已成为不少国家的共识。几个欧盟成员国主动在中欧电动汽车纠纷上松口,考虑对中国汽车设置最低售价而非征收反补贴税,这一举措得到了以德国为首的几个欧盟大国的支持,目前正处于细节谈判阶段。这充分表明,多数欧盟国家清楚地认识到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中欧合作对于双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但冯德莱恩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中美贸易战的紧要关头、中欧谈判的关键时刻,以及欧盟内部普遍倾向于与中国加强合作的背景下,她大力针对中国部分优势产业,照搬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试图靠关税将 “中国制造” 挡在欧盟门外。这种行为损害了欧盟自身从与中国正常贸易中获得的好处;也与中方 “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也得不到尊重” 的表态相悖,破坏了中欧关系友好发展的氛围。
那么,冯德莱恩为何如此不顾大局,一意孤行呢?其实,这背后与她自身的政治处境息息相关。据悉,欧盟高级官员越来越意识到,冯德莱恩缺乏政治和外交才干,她的种种决策已让欧盟的对外政策处于危机之中。在去年 7 月冯德莱恩连任时,美国还是民主党的天下,她曾公开插手美国大选,坚定站队拜登阵营。但上台的却是特朗普,面对特朗普的反攻倒算,此前以 “亲美派” 形象示人的冯德莱恩,只能被迫强硬以维持自己的地位,以保住头顶上的乌纱帽。
这真是豁出去了,但冯德莱恩此举无疑是在玩火,特朗普的关税屠刀早已让欧盟意识到,盲目跟随美国并非明智之举。此时,欧盟若继续在部分领域对华施压,损害的将是欧盟自身的利益。中欧之间有着长期互利的经济往来历史,双方在贸易、投资、技术等多领域相互依存。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不是冯德莱恩的一己之念就能轻易撼动的,更何况她的做法已经引发了欧盟内部的不满。
这就预示着,冯德莱恩为了一己政治私利,在中欧谈判以及双边关系回暖的关键时刻,对中国放冷箭,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最终只会让其自身沦为中欧关系发展道路上的弃子。中欧关系的发展不会因她的阻挠而停滞,而她若不及时调整策略,等待她的必将是被时代潮流抛弃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