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立足新起点,团闵行区委以“品牌更有影响、服务更接地气、联系更有温度”为目标,为加快建设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现代化主城区汇聚更多青春力量。下面,来看《青年报》5月4日团闵行区委专版文章。
Part.1
擦亮青年宣讲品牌
“我不仅是一名讲解者,更是一名受教育者。”在闵行正在举办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展》上,“青小廉”纪法宣讲团成员王慧欣如是说。自2023年“青小廉”纪法宣讲团成立以来,成员已达536名,不断擦亮这块青年宣讲品牌。今年,团闵行区委将继续深入打造“青马学员说”“青联大讲堂”“青小廉”“闵青优等声”,指导宣讲团进机关、到基层、入党校,以“巡讲+点播”方式为青少年上好思政课。
就在上个月,“闵青优等声行家计划”第一期招募的线下复赛顺利举行,青年们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闵行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闵行更有为”两大主题展开宣讲。据悉,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和宣讲水平,团闵行区委将以“一堂宣讲备课、一节理论培训、一次读书分享、一期青年议事、一份调研报告、一场宣讲展演”持续为“行家”赋能,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
与此同时,贯穿全年的思政实践课堂也正在进行中。前不久,在闵行区党政机关实践的“青年实干家”学员来到2025年度“大零号湾”就业引航活动暨闵行共青团思政实践课堂,带来精彩的“我与闵行共成长”思政实践宣讲,分享在实岗锻炼期间的故事和感悟,用青春书写时代篇章。据了解,早在今年寒假,“青年实干家”学员就已经走入小学生爱心寒托班,比如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徐颖以《哪吒2》为切入点,通过开展对中国英雄人物精神内涵的讨论,润物细无声地把思政课讲到小学生的心坎里。今年夏天,还将有更多“青年实干家”学员走进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添砖加瓦。
走访大零号湾
Part.2
为青年搭建建功立业舞台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今年,围绕中心大局,团闵行区委继续助力“一南一北”战略,推动“大虹桥”开放发展青年建功联盟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大零号湾”科技创新青年建功联盟与“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深度融合:推动“大浦江”乡村振兴青年建功联盟与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度融合。
5月底,作为青年建功联盟品牌项目的“湾BA”闵行青年三人制篮球赛将再次鸣锣。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青年的参赛需求,今年的参赛队伍将扩充至64支。“湾BA”着力提升地区软实力,吸引更多青年爱上闵行,留在闵行,参与到“大零号湾”“前湾”的建设中。说到软实力,另一个新晋品牌项目——“青春相剧”沪港澳台青年戏剧季也将在这个月闪亮登场。
“湾BA”着力提升地区软实力,吸引更多青年爱上闵行,留在闵行
青春破浪,逐梦启航。在今年的闵行区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主题活动中,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青年突击队等十支队伍获得授旗,凝聚磅礴青春力量,在各个关键领域为闵行的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展现闵行青年的时代答卷。
Part.3
打造青年中心“升级版”
去年,团闵行区委推出全市首个青年夜校,今年,则将实现有效覆盖,构建形成全区“1+14+X”青年夜校分布体系(1个区级标杆型青年夜校,14个街镇级示范型青年夜校,“X”个人气足、效果好的特色型青年夜校)作为重点工作目标。其中,机关青年夜校正是“X”的一种全新尝试,将以配送课程的方式,陆续在法院、公安、税务等机关开设,为更多青年打造“家门口”的充电站。
另外,团闵行区委还将通过服务品牌的打造,努力办成新时代新征程共青团在社会服务领域党政满意、青年受益的“民心工程”。与此同时,探索在青年夜校实现组织功能,建设“社交空间型”团组织,打造青年中心“升级版”。
闵行构建“1+14+X”青年夜校分布体系,为更多青年打造“家门口”的充电站
2025年,面对闵行发展新形势和共青团改革新要求,团闵行区委将进一步加强对闵行青年工作新发展新变化的判断和把握,以担当精神和务实态度不断推动闵行共青团事业高质量发展,带领全区团员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新篇章。
Part.4
帮助青年解决“急难愁盼”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的春招季,团闵行区委整合近三年关于“大学生就业选择和未来发展”的调研问卷,发布报告《解读三年数据密码,闵行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是?》,为有效打通闵行青年就业发展堵点提供数据依据,为进一步服务青年大学生就业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下一步,团闵行区委将继续落实好就业优先战略,提供实践育人平台,扎实做好“青年实干家”“闵学笃行”“返家乡”等大学生实践品牌项目,优化大学生寒暑期实践活动的岗位设置,拓展岗位覆盖面,提升人岗匹配性。在加强青年就业支持方面,构建完善就业培训、求职对接、职业发展三阶段就业服务体系。
自闵行区首批青年驿站运营以来,团闵行区委也一直在做满意度调研,根据青年需求的反馈,在进一步拓展点位的同时,还将在提升服务水平上发力,比如,接入更多的相关资源,更好地做好就业护航工作,作为青年来上海的第一站,不仅帮助他们找到心灵的归属感,更要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新机遇。
聚焦“急难愁盼”,除了解决来沪求职青年的“最初一公里”,还要缓解小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去年,团闵行区委共开办100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18个小学生爱心寒托班,覆盖率全市第一。今年计划开办30个爱心寒托班、100个爱心暑托班。另外,还将为30户困境未成年人家庭进行“追光小屋”居室微改造,并做好跟踪调研和长期帮扶。
图文:团区委 青年报
编辑:姚怡莹
初审:赵若楠
复审:方雨斌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