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全国景区都在上演“人从众”模式,但最让人意外的黑马,却是重庆荣昌——这座曾经“低调”的川渝小城,单日涌入35万游客,高铁票秒空、卤鹅卖到断货,甚至政府食堂都被游客“攻陷”……

有人说,这是“淄博奇迹”的复刻;也有人说,这是一场“流量与诚意”的双向奔赴。

这座小城,凭什么爆火?



一、从“卤鹅哥”到“三免政策”

1. 一只卤鹅的逆袭:

当“卤鹅哥”林江穿着花衬衫,用蹩脚英语喊出“No duck, No chicken, This is goose”,并追着国际网红“甲亢哥”投喂卤鹅时,荣昌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

这个草根创业者不仅带火了卤鹅,更让荣昌成为全网焦点。

五一期间,他甚至在高速路口亲自投喂游客,不到1小时“炫完”一整盆卤鹅,硬核操作直接拉满话题度。

2. 政府“三免政策”:

“公交免费、景区免票、停车位免费”——荣昌的“三免政策”精准击中游客痛点。

在景区一碗面动辄30元的时代,政府机关食堂开放平价卤鹅套餐(10元一份)、路边违停仅提醒不罚款、1.6万个车位免费开放,被网友称为“旅游刺客终结者”。

五一当天,政府食堂单日接待5000人,米饭秒光、餐盘告急,却让游客直呼“比网红餐厅还香”。



3. 非遗+美食:

荣昌的爆火绝非偶然。

这座拥有200余项非遗的城市,将夏布织造、荣昌陶艺、折扇工艺融入旅游体验,游客不仅能看,还能亲手制作。

而“卤鹅非遗美食消费季”更是将流量推向高潮:

直径4.9米的“世界第一大卤鹅锅”、100家卤鹅店标注的美食地图,让“吃”成了文化符号。





二、全民“宠粉”

1. 政府“不务正业”:

当别处政府大楼戒备森严时,荣昌却敞开大门:食堂变餐厅、停车场让给游客、书记高洪波亲自为“卤鹅哥”颁奖。

这种“接地气”的操作,被网友调侃为“最会蹭流量的政府”。

2. 市民“让出客厅”:

荣昌人的热情,让流量有了温度。

市民主动让车位、错峰出行;志愿者免费送水送攻略;甚至有家庭为找不到住宿的游客腾出卧室。

网友留言:“这里不仅有卤鹅,还有100℃的人情味!”

3. 服务“卷到细节”:

智能垃圾桶语音提示分类、多语种志愿者随叫随到、旅游专线延长至深夜……荣昌用“细节控”式服务,让游客从“打卡”变成“认同”。



三、网友热议,是“昙花一现”还是“长红起点”?

有支持的:

“开放政府资源才是真·城市营销!淄博之后,终于又有城市接住流量了!”

“10元吃卤鹅,免费停车,这才是旅游该有的样子!”

有质疑的:

“公务员吃饭怎么办?食品安全能保障吗?”

“卤鹅哥火了,但城市不能只靠一个人!”

专家观点:

电子科大教授刘裕指出:“荣昌需将个人IP转化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比如发展卤鹅全产业链、打造非遗体验工坊,才能避免昙花一现。”



结语

从淄博到哈尔滨再到荣昌,爆火的逻辑看似不同,内核却一致: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

当其他城市还在卷“网红标语”时,荣昌用一碗平价卤鹅、一个免费车位、一句“来了就是一家人”,让流量落地为“留量”。

正如网友所言:“这里没有天价消费,只有家的归属感。”

或许,城市竞争的终局,从来不是谁更“红”,而是谁更“暖”。

互动:你会为了一碗公务员同款卤鹅,去打卡政府食堂吗?评论区聊聊!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