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类似于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自创的13条自律法则,都是他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对于自身各方面的约束,日课十二条类涵盖了修身、学习、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对我们现代人仍具有诸多启示意义: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解读: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心浮气躁。“主敬” 强调我们应时刻保持庄重恭敬的态度,内心有所敬畏,无论何时都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在没有事务缠身时,要将心收束在自身,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处理事情时,要全身心投入,不被其他杂念干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内心清澈明朗,就像太阳升起一样充满活力和正气。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解读: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人们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静坐要求我们每天无论在什么时间,都要安排出四刻(大约是现在的一小时)的时间进行静坐。在静坐过程中,要用心体会天地之间的仁德,感受自身与万物的联系,让自己的内心回归到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就像鼎稳稳地镇守在那里一样,保持内心的安定和坚定,不为外界的干扰所动。
静坐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压力,放松身心,获得内心的宁静,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解读:早起倡导我们在黎明时分就起床,醒来后不要贪恋床上的安逸。早起可以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充沛的精力,更好地规划和安排一天的工作与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同时也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勤奋自律的生活态度。
另外,早起可以从另一方面改变现代人晚睡、熬夜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作息规范,其实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值得提倡!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解读:如今书籍和信息繁多,人们易陷入浅尝辄止的阅读状态。“读书不二” 启示我们要专注于一本书,深入研读,培养专注力和深度阅读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汲取知识的精华,提升自己的学识。
五、读史:丙申年购《廿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 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解读:读史可以让人了解过去的兴衰成败,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宏观的视野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曾国藩在丙申年购买了《廿三史》,他的父亲要求他如果能将这些史书认真圈点一遍,才不算辜负家人的支持。于是他便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天圈点十页史书,并且认为如果间断就是对父母的不孝。喜欢读史并且做笔记写下自己的思考,也是教员一直在做的事情,都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史也要有自己的思考才能更有成效。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解读:这点其实和富兰克林的缄默:“避免无意义的闲谈,只说对他人或自己有益的话”其实有相似之处,都在告诉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语。
在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不当言论可能引发诸多问题。我们应学习 “谨言”,说话前深思熟虑,不要随意乱说,要考虑到言语的后果和影响。每一句话都要经过思考,避免因言语不当而得罪他人或给自己带来麻烦,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对自身形象的维护。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解读:“养气” 强调培养内心的正气和精神力量。现代人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要坚守道德底线,保持正直的品格,做到问心无愧,从而拥有坚定的内心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 时时当作养病。
解读: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因工作忙碌而忽视身体健康。“保身” 理念提醒我们要注重劳逸结合,合理饮食,节制欲望,关注自身健康,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实现一切目标的基础。
其实这条则与富兰克林的13条自律法则提到 “节制:饮食有度,不暴饮暴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异曲同工之处,果然英雄所见略同!
九、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解读: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曾国藩的意思是鼓励我们每天学习新知识,并记录心得体会,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有助于我们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最终让自己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十、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解读:曾国藩这条的意思是我们要每月通过创作诗文等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可能现代人很多人都不会写诗,但是我们仍旧可以通过不断地输出,比如每天写写心得体会,善于从身边的事件总结经验、教训,或者从看过的书和文章中提取重点,同时还能训练自己的文笔。
同时曾国藩告诫我们提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平衡,避免过度沉迷于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全面发展,毕竟成长还是需要综合发展,就像查理芒格建议我们要培养跨学科思维,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解读:练习写字不仅可以提高书写能力,还能培养耐心和专注力。将笔墨应酬当作课程认真对待,也教导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日常事务,不敷衍、不拖延,注重细节。
十二、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解读:这里的 “夜不出门” 可理解为合理安排夜间时间,避免因无意义的社交或娱乐活动而耗费精力。晚上可以用于学习、休息或陪伴家人,以提升生活质量,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
儒家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曾国藩可以说做到了儒家提倡的这个标准,他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方面都取得不小的成就,怪不得很多国人都很推崇他,他是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的日课十二条是留给我们现代人很好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