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黄沙瑶族乡16℃清凉秘境引客来。记者 黄海健 拍摄 通讯员 莫培矩 剪辑
5月2日,骄阳初炽。当城市被热浪悄然包裹,藏于广西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桂林市临桂区黄沙瑶族乡,却凭借98%的森林覆盖率、年均16℃的清凉与多处飞瀑流泉,迎来了“五一”假期的第一波避暑客。
游客沿溪水漫步。通讯员 覃庆和 摄
当天上午十时许,记者在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滩管理站看到,管理站院内及入口前整齐停放着来自桂B(柳州)、粤S(东莞)、豫A(郑州)等地的十余辆车,红滩管理站负责人胡仁忠正有条不紊地引导游客进入红滩景区。“刚到了两辆中巴的游客,不到两小时就有近百名游客进入红滩瀑布,大家都是冲着这里的清凉世界来的。”他告诉记者,其会叮嘱每位进入红滩瀑布的游客把随身垃圾带出景区,禁止下水游泳,确保人身安全的同时,为保护红滩瀑布生态环境出份力。
游客在溪水边游玩。通讯员 覃庆和 摄
沿着蜿蜒山径深入,红滩瀑布溪流的潺潺声渐次清晰。这座落差50米的红滩瀑布,水流湍急,仿若一条白龙自悬崖缺口处呼啸而下,坠入深谷,激起晶莹水珠。山的另一边,缓瀑如珠帘垂落,水雾氤氲间,负氧离子四处漫溢,为这片天地增添了几分清润。
游客在红滩瀑布前为小朋友拍照。通讯员 覃庆和 摄
柳州覃女士带着孩子们在瀑布滩上尽情嬉戏,潺潺溪水裹挟着银杉林的幽幽清香,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在山谷间回荡。“白天看瀑布,晚上住在民宿观星烧烤,这样的原生态旅游体验太令人陶醉了。”覃女士感叹道。不远处,来自东北的朱先生手持无人机遥控器,全神贯注地记录红滩瀑布的磅礴壮美:“徒步九公里入山,只为一睹这云端跌落的银河胜景。”
游客在红滩瀑布游玩。通讯员 覃庆和 摄
海拔1280米的黄沙秘境大峡谷同样人气十足。游客们循着湍急水流拾级而上,清凉山风拂面而来,瞬间驱散满身热意。据介绍,该峡谷由紫烟仙瀑、九天银河、流翠泻玉三处大瀑布组成,瀑布层叠分布,越往高处攀登,飞瀑越显雄浑壮观,凉意也愈发沁人心脾。“特地带一家五口从临桂城区出发,开了一个半小时到这里,看到这样的清凉美景,真是不虚此行。”临桂区茶洞镇李日光说。
黄沙秘境大峡谷的瀑布群。记者 黄海健 摄
在花坪云溪谷,木质栈道顺着山势蜿蜒延伸。记者在半山腰处看到,一台挖掘机正有序作业,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工人们则俯身专注埋线,为景区网络信号升级忙碌。一旁,古树掩映下的林间小径旁,垃圾分类箱与生态警示牌静静伫立,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隐匿于山林里的瀑布。通讯员 覃庆和 摄
据黄沙瑶族乡党委书记吴刚介绍,近年来,该乡以筑牢生态屏障为核心,全面强化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推进全乡道路硬化、5G网络覆盖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实施旅游景区与集镇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同时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旅游产业体系。凭借优异的生态禀赋和不断优化的旅游环境,该乡先后斩获“中国森林文化小镇”“广西避暑旅游小镇”等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
接下来,该乡将立足珍稀植物银杉资源保护,依托境内负氧离子含量超10万个/cm³的“森林氧吧”优势,积极构建“生态+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集瑶族风情体验、森林康养度假、研学教育于一体的高端民宿综合体,着力将黄沙瑶族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避暑旅游目的地和生态康养胜地,让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生态红利和经济价值。
当热浪席卷城市,这片年均16℃的清凉秘境,正张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共赏山水之美,共享生态与清凉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