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经济谈GDP,谈消费,谈到最后还是会回到楼市。

  人们的心理情绪,很烦这个搜刮了老百姓六个口袋的楼市,但它的权重太大了,已经绑架了整体经济;林毅夫说楼市是永远支柱行产业,一点不错,错在这个支柱产业成了各路大神敛钱的工具,而忘记了中国还有九亿低收入群体。

  我们总是说: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这句话最适用于楼市,

  确切地说是有效需求不足,如果口袋里没金矿,刚需这个概念就成了伪概念,楼市就会出现量价收缩的格局。2021年楼市的销量18亿平方米,2024年不到10亿;不仅销量下跌,价格也在跌,2024年与2021年比,多地二手房下降了30%,三、四线城市有的下降了50%。



  2024年是政策真金白银救市的一年,一、二线城市跌幅超过30%政府坚决收购,从而构成了新楼盘价格的马奇诺防线。这与其说是保楼市,不如说是保开发商和地方财政,但是,真正的存量是二手房,决定楼市价格趋势的也是二手房,不是新楼盘。

  2025年初出现了新分化,这种分化并不是仅仅是一线城市与四线城市的分化,也是新楼盘与二手房的分化,一线城市量价有稳住的迹象,但二手房按中指研究院数据,2025年一季度百城价格同比又跌了4.59%.这带来了深度的不安,政策能砸钱扛住新楼盘下跌的趋势,对二手房则一筹莫展,它的量级太大,政策可以改变斜率,改变不了趋势,所以,最终还是二手房定义中国楼市的价格趋势。



  价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看流动性,没有流动性价格不跌也是个死局,有了流动性,价格的波动就是在修复供求关系,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各城市的销售涨跌互见,但整体成交量同比长升20%,说明市场在以价换量,消化供应端.

  有了流动性,就是活水,是好兆头, 一季度30重点监测城市二手房销量同比增加了22%,说明将夜的力量还在,但已现东方微白。



  至于能不能触底?

  摩根士丹利的预测是2026年底,高盛去年的预测是2027年底,今年有了货币放水的预期,高盛又认为如果放水的量级足够大,2025年底有机会触底.

  大家怎么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