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格野
编辑 艾果
金三银四过后,北京楼市向上爬坡的趋势还在延续。
据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数据显示,北京五一黄金周期间(5月1日-5月5日),新房网签423套,其中住宅网签302套,同比2024年增长约114%。
此前的4月份,据北京链家研究院统计,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不含共有产权房,下同)成交3010套,同比上涨30%、环比下降27%。根据此前北京市住建委公布的信息,1月-3月,全市新房网签分别为2835套、2102套、4742套。
从价格来看,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5年4月北京新房均价46160元/平米,环比上涨0.18%,延续了上涨的趋势。
数据是向好的,但光看数据不看趋势,很难把握当下楼市企稳的动因。市场的加速分化意味着房地产不是简单的回暖,而是内生需求变化,需要诸多外力加持才得以成立。
购房者对房屋品质、周边配套、物业服务,甚至是审美趣味都有了完全不同的诉求;外力来自于每家企业都在不断“内卷”,竞争的压力不断升级。当政策鼓励开发商做新的探索和尝试,“好房子”是一个关键契机。
行业仍旧处在重构时期,市场也已经验证,在这个时期,怎样的产品和服务能够获得认可,能够洞察这种趋势的开发商才能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分化加剧
从需求端看,北京当下的市场成交中,超半数都是改善型。这部分人群除了对于地段、价格、房屋品质外,对层高、户型、得房率,以及园林设计,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这非常考验开发商的拿地以及操盘能力,也使得北京楼市的分化趋势越加明显。一边是单价8万+“豪宅”畅销,一边是边缘新房项目降价促销也难卖,甚至一度出现:新房成交前10的项目中,单价超过8万的就占一半。
从各个区来看,海淀无疑是热门迭出的区域,像和樾玉鸣、和樾望云、颐海澐颂这三个位于海淀的项目均实现了热销。和樾望云开盘1分钟就揽金超85亿元,和樾玉鸣销售超67亿元,颐海澐颂开发商发布海报宣称销售额破72.5亿元。短短一周,海淀区三个新盘就直接给北京楼市贡献了超224.5亿元销售额,使得该区成交量在全市占比接近20%。
有热销就有滞销。天朗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石景山区的元玺、中海寰宇天下天镜,通州区的招商璀璨公元、云璟揽阅,丰台区招商臻园、森与天成等项目的网签数据排名靠前。但像朝阳十八里店某项目,以及顺义、房山等许多不临地铁的新房项目去化缓慢。
住建委数据显示,一季度有216个项目网签量不足10套(含10),而TOP10项目却吃掉了全市30.73%的购买力。市场的分化在未来仍将持续,核心地块的高产品力项目会持续热销,而缺乏地段与产品竞争力的项目则加速遇冷。
热销的基因
三个海淀项目获得热销,可见该区域在需求端的旺盛,但对于这部分群体,项目需要有过硬的素质才能够获得如此亮眼的市场表现。
这些红盘最直接的优势无疑是地段,好的地段保证了产品的下限。
比如和樾望云位于海淀上地芯,北侧直线距离约300米即是中关村软件园。百度、腾讯等国创级总部林立,产值占万亿海淀GDP的半壁江山。周边有着北大、清华等近30所高校,以及几十所重点中小学和近百家功勋级科研机构。在强校和产业加持下,这个项目的基本盘是稳的。
但是,北京楼市已经进入了“高端玩家”的博弈阶段,无论是深耕多年的,还是新晋进入的,都在拿地上毫不手软。寸土寸金的优质地块,每家企业都想得到。
在“高端局”中,谁的经验更丰富,意味着能走更少的弯路,更贴合市场做产品。红盘的基因应该是刻在骨子里的,而不是仅靠地块优势就能实现的。
热销的背后是房企产品力创新的表现,这是长久的经验积累,也是对当下的市场洞察,它是能够拔高项目的上限。特别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向外界强调,要推动建设“好房子”的标准后,给房企产品力又打上一个新的评价指标。
2月13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印发《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试行)》。其中提到,可按需设置封闭或开敞阳台,部分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允许套内面积比较大的住宅在起居室设置一定比例面积的挑空空间,提高住宅得房率。
在得房率上的放松,无疑是吸引购房人群的一大利好,开发商在这方面绞尽脑汁,也给其打造热销项目提供了大施拳脚的空间。比如多个项目通过赠送飘窗、南向阳台、北向设备平台等方式提升实际使用面积,赠送花池、奇偶阳台、挑空平台等。
从目前的市场反馈看,北京首批入市的“好房子”均获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据了解,北京“好房子”项目主要通过赠送阳台和设备间等面积提升使用空间,目前这批房源的得房率在88%至100%之间,尽管没有像其他城市动辄超过100%,但也给了市场很大的信心。
也就是说,在北京市场要想打造红盘,已经是一个有迹可循、有经验可依的流程了,从前期的地块规划研判到产品形态的打造,再到社区配套、后续的服务,都被开发商们在最近几年的低谷中探索出了一条路径。红盘的基因不是偶然的,而是打造的,是可复制的。
升级润府
近期,又有一批“好房子”即将入市,而与刚拿地就以“好房子”站位的项目不同,自去年就保持销冠的北京润府,今年五月二期即将入市,规划上进行了提升,产品形态也符合“好房子”概念,再加上周边配套的落地上,一期二期整体都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也将成为北京市场另一个范例,探索在原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商如何积极介入调整,提升产品力,完成向更高阶产品的跃进。
项目一期开始时,还没有“好房子”政策的出台,但项目本身的地段优越,周边汇集了地铁17号线、华润万象汇、北师大附中,具备了红盘基本素质。
在“好房子”概念推出后,从北京润府二期规划公示中可见,在园区内部增设了至少1处架空层,增加了整个园区的公共活动空间。
而在赠送面积方面,二期在户型排布上受到地块条件制约,导致部分阳台/平台尺度受限,但也一定程度上结合销售情况做了更贴合市场的户型配比优化。
另外,二期住宅与亦庄万象汇同步取得规证,这意味着万象汇的开工也指日可待。对于购房者来说,配套的落地则是给其带来了更大的信心。特别是对商业较为匮乏的亦庄来说,万象汇的品牌力是对区域商业巨大的补充,更是对区域价值的一次升级。
从过往的案例看,华润的产品,带来区域价值增长已经并不少见。2005年清河地块获取的时候也是当时的地王,它的地块条件与现在的北神树有点相似,拿地初期还是一片荒地。
随着清河万象汇的落地加上高品质住宅的交付,使得片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河橡树湾从2006年一期售价8000元/平方米,截止到目前二手房售价已经到了12万-13万元/平方米,五期万橡府售价达到14万-15万元/平方米,周边同期项目房价仅7万-8万元/平方米。
作为当下价值洼地的北神树区域,未来的价值正在不断兑现,区域的价值必然会水涨船高。
而随着“好房子”的产品升级,加之区域重头商业的落地建设,有消息称,二期在价格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上调,这也是对区域价值空间的一种正态反馈。另外,项目一期目前仍有一部分房源在售,也给了购房者多一重选择。
在行业周期下行的背景下,开发商的整个操盘逻辑早已不再是单纯的高周转,前置对产品定位、细节打磨、配套升级都要考虑周全。同时面对不断有利的政策,还要时刻针对政策和市场对产品进行调整,最终要给目标客户呈现的是一个具有居住体验、审美价值、保值功能、服务周全的全周期产品。这种产品和经验是流动的,变化的,持续改善的。只有顺应了这种变化,才能在市场中抓准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