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9次推送

【编者按】

当镜头对准城市的原点,光影里流淌的是岁月的刻度,更是赤子的初心。本期推出的《石门光影 正太脉动》——石家庄正太广场组照及随笔,宛如一轴展开的城市精神长卷——曾任石家庄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志辉,以建设者和摄影师双重视角,在历史肌理与现代脉动的交织中,完成了对石家庄这座城市的深情告白。

这些影像不仅是一位昔日建设管理者对城市发展的视觉述职,更是对“以人为本”建设逻辑的诗意诠释。当镜头掠过“摇滚家乡小镇”的流光,遥对老火车站的时钟,当铁轨步道上老者逗孙的刹那,当正太饭店巴洛克廊柱下裙摆飞扬、当“石家庄原点”地标前身影涌动,皆在历史与现今的对话中注入可触摸的烟火气,勾勒出城市基因的延续图谱。我们看见:所谓城市精神,从来不是冰冷的地标堆砌,而是建设者俯身倾听砖缝新绿的温度,是镜头里永远为普通人留白的深情。期待更多如杨志辉先生般的“城市记录者”,用真诚的凝视为时光存档,让每个城市的故事都在光影中永葆鲜活的初心。

特别的是,杨志辉先生这次主要用手机拍摄,摄影手机:vivo X200 Pro。用最日常的设备,记录城市的最新日常。(汪素)

《石门光影正太脉动》——石家庄正太广场组照

杨志辉

正太广场,石家庄的新地标。

128年前,在这里兴建了平汉铁路,随后正太铁路与之交汇,石家庄文明肇兴从此起步;

120年前,在这里诞生了石家庄第一家工业企业“正太铁路石家庄总机厂”(现为中车集团石家庄公司),石家庄第一名共产党员、第一个党支部均出自于此,这里也成了石家庄近代工业的摇篮;

118年前,在这里分别修建了大石桥和正太饭店,一个是铁路工人为穿越铁路安全集资而建,一个则成为政要、商贾云集之地,孙中山、蒋介石、张学良以及九世班禅等均曾下榻于此;

100年前,在这里设立石门市,开启了石家庄城市化进程;

78年前,在这里攻克国民党守敌指挥部,迎来全城解放,使石家庄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38年前,在这里修建“石家庄解放纪念碑”,重建石家庄火车站,隆重举行了石家庄解放40周年庆典……

而如今,当年的炮火硝烟已消散在历史的尘埃里,火车的轰鸣和工厂的喧嚣已渐渐远去,那些达官显贵们早已不见了踪影,城市的“锈带”也随着岁月流逝而隐没消泯……

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安宁祥和的生活图景:孩子们开心地追逐嬉戏,年轻人自在地享受时光,市民们悠闲地漫步广场,还有的拍照、弹唱、放风筝……往昔的风云际会之地,成为充满烟火气的城市客厅和游人打卡地。人们尽情地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蝶变与馈赠,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2025年季春时节,我用手机撷取了广场上一些触动我的场景。谨以此,祝福我的家乡石家庄建设得越来越好,祝福石家庄的老百姓生活得越来越幸福!

2025年4月

光影留痕处,赤子照初心

刘瑞新

与志辉兄相识三十余载,深知他胸中有两幅图景:一幅是主政时勾画的城市发展蓝图,一幅是退休后用镜头采撷的城市现实图景。当《石门光影 正太脉动》组照随春风送至案头时,这两幅图画终于在他挚爱的城市原点完美重合——那些沉淀着历史重量的新鲜影像,分明是一位昔日建设管理者对城市的深情凝视,对自己所亲历的城市建设的深情回望。

透过他的取景框,正太广场不再是简单的时空坐标,而是一部用光影装帧的立体史册。大石桥斑驳的砖缝里,他捕捉到蒸汽时代凝结的汗珠;解放纪念碑的浮雕前,他让晨曦为英雄侧脸镀金;昔日朱门的百年正太饭店前,他记录下普通百姓光顾的身影;孩童在筑有重要时间节点的铁艺雕塑上玩耍,似是历史的延续又将走向久远;沉寂百年的铁轨光斑倾诉着一座城市崛起的故事。这种独特的视觉语言,源自于他双重身份的天然自觉:既以城市建设管理者的宏观视野梳理历史肌理,又以市民观察者的微观触角感知生活脉动。

细品这组影像,会发现志辉兄的镜头始终保持着温柔的俯角。昔日他以日夜操劳推动城市蜕变,今日他俯身记录广场砖缝里萌发的新绿。在正太饭店修复的巴洛克廊柱下,他聚焦年轻人芳华灼灼的身影;在铁轨铺就的步道上,他定格老者含饴弄孙的喜悦。这种视角的转换,恰似城市发展逻辑的隐喻:轰轰烈烈的建设终将回归人本主义的温情。正如他在文章中写到的“烟火气”,这些影像消解了宏大叙事的疏离感,让历史真正成为可触摸的生活现场。

尤为动人的是组照中的时间蒙太奇。他将巍然的解放纪念碑与现代建筑同框,让弹痕累累的旧石墙与花儿一样的少年并置,用快门将广场舞的婀娜融进蒸汽机车的历史烟尘。这种时空折叠的影像修辞,非经年累月浸润于这座城市者不能为。每帧画面都在诉说:石家庄的基因密码从未断裂——大石桥的负重精神化作当代建设者的脊梁,正太铁路总机厂的红色血脉流淌在科创园区的灯海里,而解放纪念碑的星辉,正照亮夜跑青年额头的汗珠。

作为志辉兄的好友,我深知这些影像背后的深意。当他将镜头对准广场角落的“石家庄原点”地标时,那不仅是地理坐标的确认,更是对初心的回望;当顺着ROCK HOME TOW(摇滚家乡小镇)的金色流光遥望石家庄老火车站的时钟时,恰似现实告慰历史;当纸鸢掠过火车站钟楼的瞬间,分明在回望当年绘就“站城融合”的愿景,鸟瞰梦想成真的现实。这些影像,是一位老共产党员用镜头撰写的述职报告,更是留给未来建设者的视觉备忘录。

暮色中,这一组散发着光辉的组照在书案上泛着历史与时代交相辉映的微光,恍惚能看见志辉兄手持相机伫立广场中央满怀深情环顾四周的身影。他的身影与百年来的革命者、建设者、市民的身影重叠,共同构成这座城市最生动的剪影。这或许就是影像的力量:当历史的尘埃落定,唯有真诚的凝视能让记忆永葆温度。期待志辉兄的镜头继续做时光的金梭,织就更多属于石家庄的锦绣纹样。

2025年4月18日


《正太广场》组照之一


《正太广场》组照之二


《正太广场》组照之三


《正太广场》组照之四


《正太广场》组照之五


《正太广场》组照之六


《正太广场》组照之七


《正太广场》组照之八


《正太广场》组照之九


《正太广场》组照之十


《正太广场》组照之十一


《正太广场》组照之十二


《正太广场》组照之十三


《正太广场》组照之十四


《正太广场》组照之十五


《正太广场》组照之十六


《正太广场》组照之十七


《正太广场》组照之十八


《正太广场》组照之十九


《正太广场》组照之二十


《正太广场》组照之二十一


《正太广场》组照之二十二


《正太广场》组照之二十三(拍摄设备:无人机)


《正太广场》组照之二十四(拍摄设备:无人机)

石家庄历史照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 世纪初石家庄老火车站(振头车站)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世纪初的石家庄正太饭店,始建于 1907 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 世纪 70 年代的石家庄站的火车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

21世纪初的石家庄大石桥,始建于 1907 年

杨志辉艺术简历

杨志辉1956年1月生,河北迁安市人。摄影家。曾任石家庄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石家庄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会长、河北省黑白艺术摄影协会顾问、河北省航拍摄影协会顾问、石家庄市航拍摄影协会名誉会长。摄影作品多次在北京、河北、香港等地重要影展展出并获奖。其中,作品《整装待发》获香港第1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铜奖,作品《岁月留㾗》获香港第1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风光摄影系列“十杰”,作品《灯火璀璨不夜城》获香港第15届航空及水上系列摄影“精英奖”,作品《时光交汇》《古楼夜韵》在河北省文联举办的“大好河山 美丽河北”摄影展览中获得好评,《古城夜色》作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艺作品展”优秀摄影作品被河北省文联永久收藏。

摄影:杨志辉

文:杨志辉刘瑞新

实习编辑:李嫣然 雷轶童

编辑:张立强

审校:周津皓

审核:汪 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