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乡人民政府关于预防溺水的安全提示

夏季天气逐渐变热,溺水事件进入易发期、高发期。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龙乡人民政府特别提醒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切实做好防溺水工作。

一、强化防溺水意识

生命至高无上,溺水事故带来的后果和伤痛无法抹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害,从而珍爱生命,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同时,也要做好自身及家人的安全教育和日常监管,扮演好家庭的“安全引导员”角色。

二、切实履行监护职责

《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自2024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的交通出行、户外活动给予安全指导和保护,避免未成年人发生交通事故、溺水、走失、动物伤害及其他意外伤害事故等责任。作为监护人,我们必须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以切实履行家庭监护职责。

三、加强防溺水家庭教育

预防溺水,教育先行。我们必须加强对自身和孩子的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务必遵循“六不”原则: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玩,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和教师带领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不擅自下水施救。

四、提升防护意识与自救能力

远离危险水域,熟练掌握基本的溺水自救知识,提高自救能力。在遇到溺水事件时,避免盲目施救,应通过呼救、寻求他人帮助或报警等方式,实现科学、智慧的施救。

二龙乡人民政府再次提醒家长们务必加强对孩子的看管,严禁到危险水域和不熟悉水域玩耍或游泳。坚决摒弃麻痹侥幸心理,提升防范溺水的自觉性和能力,共同守护自身和家人的人身安全!

二龙乡人民政府

2025年4月30日

牢记防溺水措施“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预防溺水


家长或看护人,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以下四知8要点,家长们要牢记!

儿童溺水防护8要点: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孩子外出时家长要做到“四知”:

知去向、知归时、知同伴、知内容

如何辨别溺水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儿童溺水者?牢记这7种迹象。

7种迹象辨别溺水者: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如何施救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

儿童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万一溺水如何自救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呼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脚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


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

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生命只有一次

防溺水的警钟再次敲响

我们一定要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

常提醒 常教育 常关注

共同做好安全教育

提高防范意识

共同守护孩子美好的未来

来源:绣美二龙

审核:杨旸 校对:王远 编辑:李树娴

欢迎社会各界积极投稿(zpwlk@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