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前夕,距离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有一段时间,中国提前向越南发起了一场信息战和心理战。越南人在谈到这场战争的时候,无不感慨道:
“战争爆发前夕,中国军队就已经攻击了我们,致使军队陷入瘫痪!”
越南到底是得到了什么教训,为什么会对战争前夕的印象如此深刻呢?
一、中国人到底什么时候动手?
1978年11月,越南黎笋集团与苏联签署友好合作条约,妄图依靠苏联这张王牌为自己扩张中南半岛做靠山。让越南当局意外的是,中国政府并未退让,且一针见血的揭穿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的真正意图,并呼吁东南亚各国提高警惕。
彼时,黎笋当局并未放在心上,在多次的扩大会议上,公然将中国称之为敌人。虽然越南当局内部很多“亲华”干部,但在黎笋当局的“清算”下,人人自危,不敢将想法表达出来。一些反华政治层大言不惭的表示:
“放心,就算给中国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进攻越南!”
黎笋集团自信的认为,中国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特殊时期,军队素质远远不及经历过抗法、抗美的越军士兵。特别是如今越南有苏联为其撑腰,更是肆无忌惮,毫不掩饰野心。作为越军总参的高级将领文进勇在防御部署时,在与中国相邻的谅山北部地区部署了大量民兵、地方民兵以及公安屯。而后方阵线则部署了越军第3步兵师、327师、337师等。
文进勇的这种战略部署,压根没有将中国军队放在眼里,自信的认为,普通的民兵、地方兵就足以应付中国军队。
然而,战场上要说用兵之道,中国人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北京领导人先后出访东南亚、美国、日本,并向全世界宣布:必要的军事调动肯定是有的,中国人也会说到做到。
这一信号的公布,立即引发了世界各国关注。西方舆论将这视作为一种信号,认为中国很可能会在春节后发动战争。
此时,越南高层虽然不相信中国真的会出兵,但中国政府一次比一次强硬的态度让他们开始冒了冷汗。
1978年12月以来,中国人民日报头版连发三篇文章对越南进行最后警告。《解放军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评,《人民日报》社论《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最后一句“勿谓言之不预也”被外界认为是中国准备动武的先兆。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刊发李先念副总理的警告:不要把中国的话当作耳边风!
面对中国强硬态度以及警告,越南表面虚张声势称:
“.…..企图给我们教训的人,应该吸取美帝国主义在越南教训!”
彼时,越南情报部门的一条消息彻底让河内领导层坐不住了:中国军队已经在边境地带集结20个野战师力量,甚至配属重型火炮和机械化装备,随时有可能发动进攻。
随着这一情报的了解,越南当局已经意识到,这一次中国人绝不是闹着玩玩。强大的压力之下,河内高层紧绷神经,立即向盟友苏联寻求帮助。为了应对中国军队可能的进攻,河内高层每天提心吊胆,精神无法放松。
就在此时,中国的一个动作让越南当局吓出一身冷汗。
“根据侦查情报,中国军队计划在元旦这天发动进攻!”
“什么?这么快?”
越南国会内部众人忙作一团,就在这时,黎笋眉头紧锁,发布了一道战争警报令传往边境防御部队。
“从现在开始,24小时都不准任何人离开指定位置,违者军法处置。”
命令下达的当日,越军所有阵地上都部署好了军事力量,每一哨位,每一个阵地,越军士兵24小时严阵以待。战争并非儿戏,特别是开战之前,谁抢得了先机,谁就有可能获得胜利。所以所有越军士兵都紧张的瞪大眼睛,随时观察对面中国境内的一切动静。
越军士兵因为紧盯目标地,精神高度紧张,有时候一阵风吹动草地的声音,都误以为是“敌人”,用力的扣动扳机,差点开枪走火。等到细细看去才发现根本没有人。
12月30日这天,距离越南情报机构获得的信息还有最后一天的时间,越军阵地上紧张氛围达到顶点。一线越军部队已经全部到位,后方指挥部随时向河内报告眼下情况。越军第一军区内自上而下,一股忐忑不安、紧张的情绪让所有人慌乱不已。
然而,随着一整天的过去,中国境内一点动静也没有,越军士兵却叫苦连天、咬牙切齿不已:
“到底哪里搞来的情报,害得老子瞎紧张。”
整个越军部队疲惫不堪,上下也抱怨不已。一些越军士兵甚至大声嚷嚷道:
“中国军队根本不敢进攻!”
就在众人以为警戒解除时,1979年1月5日,河内再次拉响了战斗警报。越方边境再次一阵手忙脚乱,众人依然紧张的瞪大眼睛时刻注视对面敌人什么时候进攻。不过,又虚惊一场。
1月10日,战斗警报的情景再次上演,以后的日子里,这样的闹剧基本上几天就要上演一次,时刻惊恐、不安的阴霾充斥着越南上空。战士们已经疲惫不堪,整个越军部队士气萎靡,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想问,中国军队到底什么时候进攻?
彼时,河内依然没有发现,这场战斗还没有开始,中国已经占据了主动权,河内当局的神经被中国虚虚实实的战术已经搞得精疲力竭。
越南人在谈到这场中越战争时称:
“战争爆发前夕,越军部队已经陷入瘫痪,中国在精神上已经击败了我们。”
二、越南战前松懈
1979年2月,春节刚刚过完,边境越军部队已疲惫不堪,根本不知道这场战争什么时候打响。此时,作为作战总参的文进勇突然下达一个奇怪命令:将警戒级别降至二级。
接到命令的越军上校郭海良并不赞同,直接找到时任陆军政委阮春茂,而对方却表示要遵守上级下达命令。然而,郭海良却根据现实情况认为,中国机场距离越军阵地只有7分钟的飞机路程,如果执行该命令,一旦双方开战,越军根本来不及准备。
就在郭海良打算进一步汇报情况时,却得到了另外一个令他惊讶的消息:文进勇已经前往柬埔寨参加金边的庆功宴。
让越军没有想到的是,就在第二日,2月17日拂晓,中国军队全线进攻,22.5万大军兵分两路,分别从广西、云南两地向越军6大重要城镇发动进攻。中国军队采用“牛刀杀鸡”的战术,以优于越军数倍的兵力占据了主场地位。
一开始自信满满的文进勇终于坐不住了,立即从柬埔寨坐专机返回河内。然而,中国军队的快速进攻,很快就撕开了越北重要防线,文进勇将最后的希望放在谅山。可是,中国军队在重重部署下,直接拉响了数百门火炮,利用重型武器向越军发动了铺天盖地的袭击。
仅仅一天的时间,谅山周围越军就遭遇重创,越军327师、337师、308师基本上被打散建制,随着谅山的失陷,河内当局惊恐不已,他们没想到中国军队的进攻速度这么快。黎笋立即下达命令:随时关注中国军队的一举一动,任何情况都要及时上报。
3月5日,中国政府却向全世界发表了胜利撤军声明:“惩戒”越南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全部作战部队撤军回国。
显然,这场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战争,让越南得到了一个深刻的“教训”。
越军指挥部和高层领导明显缺乏共识,部分越军高层根本不相信中国会发动进攻。越军高级中将谭光忠在高平光隆公社曾宣称:
“即使给中国胆子,他们也不敢攻击我们……他们不能攻击我们……”
然而,中国却用事实说话,证明中国不仅说话算话,而且也兑现了“惩戒”越南目的。
1979年中越战争,中国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越南扩张野心,也让越南、甚至全世界看到中国军队的实力。以心理战在精神上击垮敌人,如此高明的作战手段,恐怕也只有身经百战的中国将领能够做到。
不得不说,越南人在学习中国战术方面,并未习得精髓,这也导致在心理战和信息战方面输得一塌糊涂。
总而言之,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政府不得已而为之发起的,中国在忍无可忍之下,出手教训这个曾经的“小弟”,用十年的战斗换来几十年的边境和平,导致越南不敢越雷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