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不招人,甚至正在裁员!为何这些企业还要参加校园招聘会?



近日,在繁华的上海,某高校一位怀揣着满心期待与憧憬的硕士研究生,参加了上海市举办的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接会。这位研究生在踏入会场时,心中充满了对未来职业的美好幻想,然而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让他深感失望。

所谓的优质单位数量寥寥无几,与他预期中的热闹繁荣、机会众多的场景相去甚远。招聘人员的态度更是冷淡且不热情,他们只是机械地收了简历,没有给予任何实质性的沟通和交流,仅仅一句“后续等消息”便打发了满怀热忱的求职者。



不仅如此,会场上还有众多家政养老等企业也搭了展台招聘。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这些展台前冷冷清清,没有任何高校毕业生投递简历。这位研究生出于好奇,便与招聘人员交谈起来。交流之后,他惊讶地发现了一个极为奇怪的现象:这些企业根本就没有招聘的计划,甚至有部分企业正处于裁员的阶段。他们之所以来参加招聘会,仅仅是为了配合人社局和高校等相关部门的要求,装装样子,凑凑数,目的是要让招聘会现场的展台都满满当当,营造出一种就业机会充足的假象。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有些招聘人员竟然是企业临时雇佣而来的,按照小时结算收费!这种现象实在令人咋舌。这些实际根本不招聘的企业参加招聘会,其意义究竟何在?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充数和装样子吗?他们收了高校毕业生精心准备的简历之后,是否真的会如人们所担忧的那样,转手就无情地扔掉?



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

“一个大学,如果没有招聘单位去招人,说明这个大学太差了,于是学校就联系一些企业和单位,去摆几个桌子,去几个人,做做样子,收几份简历,单位也是酒店,保险,销售等没人看得上的单位,所以,很多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

“这是人才市场为了应景,请来的单位,人家不需要人,那也得来捧场,是让上级看看,录录像啥的。说是让大学生好就业,应应景景而已。”

“时代、社会、国家正在想方设法愚弄人: 明显不需要招人还要继续招人或做出招聘的姿态,明白人都懂,只是赶场的可怜了!”



这种现象不仅伤害了毕业生的求职热情,也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与诚信。对于那些真正有招聘需求的企业来说,这种滥竽充数的行为也使得他们难以在众多展位中脱颖而出,吸引到合适的人才。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各方的真诚与努力,任何形式的敷衍和欺骗都不利于长期的稳定与繁荣。

这种行为违背了诚实守信的传统价值观。在一个倡导诚信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对社会文化的一种亵渎。企业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为了应付任务而做出这种损害自身形象和社会公信力的事情。



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他们在面对这样的就业环境时,需要更加审慎和敏锐,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招聘会的监管,确保企业的招聘行为真实有效,为毕业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就业环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