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是荷兰人收集到兰芳公司自己的书记记录的历史,所以真实度应该是比较高的。这篇记录里说,罗芳伯的老家来自广东省嘉应州石扇堡大岭约,也就是今天的广东梅县。他曾经想要考科举,但是没考上。生活所迫,来到南洋西婆罗洲,也就是我们说过的加里曼丹岛西部发展。当时西婆罗洲的三发发现了金矿,为了争夺巨大的利益,逐渐形成了十几个以潮州、揭阳等地客家老乡组成的帮派。罗芳伯率领的这个兰芳公司,就是一支以嘉应客家人为主导的帮派。据说他们成立的时候跟水泊梁山一样,聚集了一百零八个兄弟,而且跟梁山好汉一样非常能打,还帮助当地坤甸苏丹平定过叛乱,所以苏丹就赏了他们一片地盘供他们立足。
在这个书记的笔下,兰芳公司早期的崛起史,其实跟黑道火并没什么区别。又是什么罗芳伯百里奔袭东万律金湖,又是什么吞并茅恩老埔头新埔头,又是什么攻破刘乾相六个大寨,又是跟马来万那王争夺新港地盘。打到最后兰芳公司跟马来万那王在坤甸苏丹的主持下讲和,双方还以大竹桩插地划界。
直到罗芳伯去世前,帮会火并稍为停息,兰芳公司看起来才有个正式的样子。当时是1794年,中国的乾隆五十九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的那一年。坤甸的兰芳公司领土面积达到一万五千多平方公里,甚至也有说法是四十五万平方公里。公司除了经营矿山以外,也承担社会管理职能。数万华人在九个社区安居乐业,与辖区内十多万达雅人和平共处、互相通婚、守望相助。有些达雅人也参与兰芳的军事行动。和平时代到来后,兰芳公司基本实行民主选举制度,罗芳伯是由当地华人推举产生的第一任首领,对内称“大哥”,对外公文则称“大总制”,当地辖区的制度是,民众有权选举或罢免领导人的权力。如果领导人失职或去世,民众有权选举新领导人来取代他。
平定新港后仅一年,罗芳伯就去世了,终年58岁。临终前他推荐了下一位大哥的人选,并且还留下遗嘱,说你们以后选举可以,但是大哥一定要让嘉应人当,二哥一定要让大埔人当,因为兰芳公司是嘉应人合并了大埔人的社团。所以兰芳公司选举是有选举的,但不是大范围的自由民选,而是限制非常强的有限选举,这和现代意义上的共和国是不一样的。罗芳伯死后,第二任大哥或者大总制临终前,推举江戊伯为下一任大总制。江戊伯江湖上人称功爷,曾经是新埔头的华人领袖,传说他能使一柄八十斤的钢刀,双手举作旋风舞,但是被罗芳伯打服了,加入了兰芳公司。江戊伯前后执政十五年,去世后民众推选宋插伯继任大哥。
宋插伯大概是19世纪初担任兰芳公司大总制的。他在位期间遇到一个大事,就是荷兰人来了。当时的荷兰人正在与英国争夺婆罗洲殖民权,所以对婆罗洲当地人采取了征服的态度。他们把坤甸苏丹作为傀儡,不断扩大其殖民统治。1819年,荷属东印度公司特使纳胡易斯来到东万律,受到宋插伯接见。据说,荷兰人想迫使兰芳公司投降,宋插伯坚决不肯就范。双方随后发生了武装冲突。兰芳公司民兵用装满火药的椰子壳做成手榴弹袭击荷兰军营,荷军则用大炮还击,兰芳公司在军事上处于劣势。
军事作战的劣势,自然引发了政治道路的分化。李欣祥先生认为,彼时兰芳公司高层出现了路线分化,宋插伯属于主战派,而主和派则围绕在刘台二身边。1821年,宋插伯去世,刘台二被选为大总制。他与荷兰方面支持的坤甸苏丹交好,接受了“德猛公”的封号,又按照荷兰习惯,将“兰芳公司”改称“兰芳公馆”,将公馆头人称为“甲必丹”,也就是英文中的capitan。1822年,刘台二与荷兰军队开始接触,初步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刘台二对荷兰人的友好政策引发了兰芳公司内部一些人的不满,据称刘台二本人还因此被华人抓起来关了一段时间。但是在他执政期间,兰芳公司整体上接受了荷兰政府的管理,荷兰人还把当地治安委托给兰芳公司,可以说兰芳公司变成了荷兰人治下一个领主的角色。
刘台二执政共十四年,于1837年去世,临终前推荐嘉应武秀才谢桂芳接任,但是谢桂芳未能赢得选举。民众后来推选了其他候选人,但是因为当时当地达雅人发动叛乱,几任领袖都不能平定叛乱。这段时期是兰芳公司的衰落期。1849年,荷兰人任命民众推举的刘阿生为兰芳公司首领。刘阿生上任后积极修缮公司的馆舍与厅堂,面目为之一新。1850—1854年,荷兰殖民者向西婆罗洲各个不愿跟荷兰合作的华人公司发起攻击,称为“公司战争”。四年后,除了保持中立的兰芳公司以外,其他公司均为荷兰军队剿灭。荷兰人对刘阿生态度很满意,兰芳公司的寿命因此得以延长三十年,直至刘阿生于1884年病逝后才被荷兰人消灭。
当时刘阿生这种跟荷兰人合作的态度引发了华人的不满,说他是汉奸,同类相残。但是1975年,荷兰莱顿大学汉学家许理和教授在汉学院图书馆发现一封举报信,是1886年大港公司华人举报刘阿生暗中从事反荷活动的。后人才知道刘阿生其实是忍辱负重,表面上跟荷兰合作,暗中支援华人地下党抗荷的领袖。但是因为婆罗洲华人跟荷兰人在经济上、军事上、制度上和技术上各方面的差距实在太大,刘阿生的努力终究还是失败了。1884年9月,刘阿生病故。10月3日,东印度公司以护送其灵柩为名,派兵直接进驻兰芳公司厅堂,旋即宣布接管兰芳公司政务。兰芳公司就此灭亡,第一个海外华邦,也终于被西方殖民者覆灭。
不过,婆罗洲华人公司的覆灭,不代表华人海外自立的种子就此断绝。坤甸华人公司覆灭后,许多当地华人前往马来西亚避难,其中有一个姓梁的客家人在当地定居后生了个女儿叫梁阿顺。梁阿顺生了个女儿叫蔡认娘,1921年嫁给了一个新加坡小店主李搌坤。他们俩生了一个儿子,便是日后扬名天下的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所以某种程度上,你也可以说坤甸华人自立自强的精神生生不息,至今仍在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