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雨花台:办理多起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件让多彩生态家园和美永续


全国劳模、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大兴安岭新林林场技术员宋士宝,向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韩芳介绍兴安杜鹃生长习性和保护现状。

2025年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跨越山海几千里,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检察院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共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的美丽家园。

去年以来,雨花台区检察院先后办理了多起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件,通过公益诉讼履职延伸保护链条,让生长在东北大兴安岭、西北戈壁、广阔大海里的珍稀生物受益。“令人欣慰的是,在兴安杜鹃案办理近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在网上找到有关买卖兴安杜鹃的信息了,市场上也几乎没人出售,这是一个好兆头,说明民众的保护意识增强了,当地保护力度也加大了。”近日,该院办案检察官赵青告诉记者。

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被公开售卖

“我举报,有人在网上卖发菜。”2024年5月,南京市警方接到举报线索,据此查获涉嫌非法盗采、销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发菜的网店店主田某。

案件被移送至雨花台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办案检察官发现这是继该院办理的刘某等7人非法销售兴安杜鹃案(下称“兴安杜鹃案”)后,又一件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案件。几个月后,一起非法售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珊瑚案(下称“红珊瑚案”)的卷宗又摆上了检察官的案头。

“发菜产地在2200公里外的西北祁连山麓,兴安杜鹃产自2600公里外的东北大兴安岭,非法售卖红珊瑚的部分犯罪嫌疑人也远在几千里外的吉林等地。我们除了知道红珊瑚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兴安杜鹃、发菜基本都是从办案才开始认识的。”雨花台区检察院分管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副检察长韩芳说,涉案植物生长环境距离南京较远,是仅就刑事案件进行办理还是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线上和当地多方位治理,成为办案检察官首先考虑的问题。

为了解涉案植物的生长和保护情况,办案检察官多次赴祁连山下戈壁草地、大兴安岭林地等处实地考察它们的生长环境,前往当地检察机关、林草部门和农业部门调研,走访当地菜市场、特产店等经营场所。

“发菜,别名发状念珠藻,作为食物并不美味,但因谐音‘发财’,有人图吉利通过网络等渠道购买,因此引发当地人进行非法采挖、销售。”赵青说,当地大多是戈壁滩,自然生态较为恶劣,发菜对当地生态环境十分重要。有关专家测算,每采集2两重的发菜,就可能会影响约1个足球场大小的环境。非法盗采发菜行为对当地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很不利。

“引智”破解损害赔偿难题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兴安杜鹃因为一丛干枝插在水里,没几天就能抽出嫩叶、开出鲜艳花朵的特性被人们熟知,也正因此,形成了盗伐、倒卖、销售一条龙黑色产业链。”赵青说,经过深入调查,雨花台区检察院决定把打击的重点放在非法销售、购买上。

针对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件普遍存在违法程度判定、危害后果评估、损失认定等方面难题,该院对于此类案件均提前介入侦查,通过精准引导侦查方向、规范证据收集流程,及时发现并化解案件办理过程中的难点与堵点,推动公安机关高效办理案件。同时,为准确认定违法行为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科学、合理计算损害赔偿金,该院多次召开专家咨询会,邀请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专家学者,分别就不同的案件进行研讨。

2024年8月27日,该院对发菜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庭审中,中国树木学会秘书长、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学专业副教授许晓岗作为专家证人出庭,就发菜的分布区域、生态价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计算等进行专业阐述。法院采纳量刑建议,对田某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同时判令田某支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4万余元。

2024年9月23日,在办理红珊瑚案中,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景观树种与花卉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经过讨论认为,珊瑚礁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对于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违法行为人以认购海洋碳汇等方式对被损害的生态进行补偿具有可行性,并给出了以涉案红珊瑚制品销售价格3倍计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建议。

2024年12月10日,雨花台区检察院对非法出售红珊瑚的马某等四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在法院的主持下,该院与四名被告达成调解协议,四人向法院全额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1万余元及专家评估费3000元。今年1月13日,经最高人民法院平台公告公示,四名被告与该院达成的调解协议生效。

延伸保护才是“重头戏”

“吃了发菜并不会发财,还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追究破坏者的法律责任不是办案的终点,做好案件延伸,推进共同保护尤其是源头保护,才是办案的最终目的。”韩芳介绍,早在2024年1月,兴安杜鹃案办理结束后,雨花台区检察院就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检察机关、林草部门等签订《关于野生珍稀植物保护框架合作方案》,就建设野生珍稀植物司法保护基地、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建立涉野生植物保护案件办理专业化支撑机制达成合作共识。

2024年10月29日,发菜案办理结束后,雨花台区检察院与甘肃省民乐县检察院、林草部门共同签订《关于合力推进野生珍稀植物保护协作意见》,计划通过两地协作的方式,将公益损害赔偿金返回到受损地,共同开展发菜保护工作。“红珊瑚案中,由于不能确定涉案红珊瑚来源地,我们不断和生态环境部门进行沟通,致力于将本案中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用于认购碳汇项目,用于海洋生态损害替代性修复。”韩芳说。

雨花台区检察院检察长詹静表示,办理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案件面临发现难、鉴定难、修复难的问题,该院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探索建立异地协查、线索共享和证据互认的保护机制,取得较好效果,“我院将进一步探索跨区域联动协作模式,协调有关机构和管理机关一起行动,形成更好的保护合力,以检察公益诉讼保护多彩生态家园。”(雒呈瑞 张奕舟)

来源:检察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