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认为,战士的身份不应区分性别,因为战场上飞来的子弹不会因为敌人的性别而改变方向。然而,在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山战场上,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军工不许打,老百姓不能打,女兵也不能打。为何在这样严苛的规则下,女兵成为了不容侵犯的对象呢?
从古至今,越南一直是中原王朝的一个郡县,隶属于中国。直到宋朝时期,中原王朝的衰弱,越南才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独立的藩属国。在近现代,越南同我国一样遭遇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作为同患难的邻国,双方一直秉持着友好合作的原则。进入近代后,越南深受法国殖民者压迫,法国试图将越南完全纳入其殖民体系中。
为了从政治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我国坚决反对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越南与我国相邻,若法国完全占领越南,将对我国边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而我国不能坐视不理。20世纪50年代,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支援越南抗法战争,提供军事顾问,并在越南抗法前线保持着积极的参与。
通过中越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法国侵略者最终被驱逐出越南。根据《日内瓦协议》,越南本应恢复独立和主权,成为一个和平统一的国家,然而,美国却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美国加大了对越南南部的军事支持,试图破坏越南的统一,并挑起了东南亚地区的战火。美国援助越南南方的武器、军事顾问和物资,破坏了越南的和平与统一。
面对美国的干预,越南南部人民反抗,北方的越军也开始南下支援。这场抗美战争中,我国继续为越南提供全力支持。尽管美军派遣了大量现代化武器和军事顾问,仍未能取得战争的胜利。1973年1月,越南战争宣布结束,7月越南实现南北统一。然而,越南全国统一后,却开始将我国视为眼中钉,不断侵犯我国边境。
1969年,越南的领袖胡志明去世,黎笋继任成为新领导人。黎笋在实现南北统一后,本应集中精力恢复国内的秩序,修复战后的创伤。然而,黎笋却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与我国的对抗中,致力于削弱我国在越南北部的政治与文化影响。
尽管我国在越南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帮助越南取得独立,黎笋的领导下,越南政府并未感恩,反而不断向我国发动挑衅,甚至派兵侵扰我国边境,造成百姓流离失所。与此同时,越南政府开始排斥华侨,迫使大量在越南的华侨离开。
越南对我国的恶行逐渐激化,尤其是在黎笋的领导下,越南不仅侵扰我国边境,甚至开始侵占柬埔寨。面对这种挑衅和恩将仇报的行为,我国本希望通过谈判和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但越南对我国的善意和忍让视为软弱,反而加剧了敌对行为。
我国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采取更加坚定的立场。1979年2月17日,我国决定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既然和平谈判无法解决双方的矛盾,只有通过武力保卫国土,捍卫百姓的安全。在我国军队的奋勇作战下,对越自卫反击战很快于3月5日取得了胜利。此次战争向越南展示了我国的强大军力,并明确表明了我国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
然而,越南并没有因此放弃侵扰,反而更加猖狂。越南军队迅速占领了我国云南边境的老山,并利用其地形优势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对我国边境进行炮击,严重威胁了当地百姓的安全。云南的学校被迫停课,当地百姓也被迫逃离家园,寻找避难之地。
1984年4月28日,我国决定迅速反击,发动了对老山的攻打。仅用了18天,我军便成功收复了老山和阴山地区。但越南依然没有收手,趁我军放松警惕发起偷袭,导致我军伤亡惨重。越军在偷袭后又发动大规模进攻,但我军顽强抵抗,最终守住了阵地。
在反击过程中,我军的炮兵给敌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敌人被炮火压制得动弹不得,只能依靠步兵进行反击,但在我军强大的火力面前,他们并未占到优势。面对这一局面,越南在战场上也逐渐展现出对我军的学习,某些作战战术和指挥方法竟然是他们从我军过往的支援中获得的。
随着战争形势的推进,我军通过巧妙的战术配合,迅速瓦解了越军的防线。通过“冷炮”战术的运用,敌人不断遭遇致命打击,在战场上的压力逐渐加大。在一次冷炮攻击中,越军派来打水的几名士兵被我军精准炮击,敌人损失惨重。
随着战局的变化,越南的女兵逐渐成为了焦点。虽然她们在战场上是敌人,但大多数女兵都是战争中的寡妇,带着孩子参战。我国反击部队对这些女兵的心态复杂,虽然她们是敌方士兵,但看到这些失去丈夫的女性,反击部队的战士心中充满了矛盾与不忍。在冷炮战术后,反击部队便没有再对越南女兵出手。
1993年,经过多年的艰苦战斗,我国终于成功将越军赶出我国老山境内,收复了失地。越南本有机会在完成统一后积极修复国内经济与社会,寻求与邻国的和平合作,但黎笋等领导人的选择却让越南错失了这个机会。他们不仅继续侵扰他国,甚至在继承了殖民者的遗产后,走上了自食其果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