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美国一名黑人女主持惨死在家中,警方在现场发现了凶手留下的DNA样本、指纹以级凶器,并通过走访找到了多名目击证人,几乎已经掌握了破案的所有关键线索。

可警方掌握的证据越多,反而就越远离案件的真相,所谓的铁证竟然全部只是假象而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凶手又到底是谁呢?



1994年7月11日,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彼得斯堡警局接到一通报警电话,一名女子早上找同事一起去上班的时候,透过窗户看到房子里面到处都是红色的液体,怀疑同事可能已经遇害,希望警方能够快点过来看看。

接到报案后,警方第一时间赶到了报案人所说的公寓,透过窗户发现正如报案的女子所形容的那样,屋内一片狼藉,刺目的红色液体到处都是,显然屋内一定发生过恶劣事件,可由于公寓的房门紧锁,敲门也始终无人应答,于是警方立即选择了破门而入。

一撞开门,警方就看见了满地的血液,从厨房一直延伸到卧室,顺着痕迹警方来到了卧室,发现一位满身红色的年轻女性倒在地板上,全身一丝不挂,并有至少10处以上被利器刺伤的痕迹,被发现时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显然生前一定遭受过不道德的对待。

警方环顾四周,发现卧室的床上也有大量的血液,并在上面发现一把已经染红的匕首,推测受害者应该就是在床上遭受的致命一击,而那把匕首就是凶器。

对卧室做了一番初步检查后,警方则继续顺着地上的血迹来到了厨房,在这里竟然又发现两把已经染红的水果刀,而且两把刀都已经严重弯曲变形,不难想象凶手在作案时到底是有多么的用力。

与卧室内发现的血液不同,厨房里的血液全部都是滴落在地板上的,并一直延伸到了洗手台附近,而且上面的水阀也没有关闭,自来水一直在往外流。

而在距离洗手台不远处,警方还发现了一个破碎的玻璃杯,上面也沾满了血液,考虑到厨房没有丝毫打斗以及尸体被拖拽的痕迹,血液也只是呈滴落状,因此警方判断凶手很可能是在杀害了死者后,不小心打碎了玻璃杯划伤了手,于是在洗手台上进行了冲洗。

这也就是说,厨房里的血迹应该全部都是凶手留下的,至于警方猜测的是否正确,只要等法医赶到,一切将会揭晓。



十几分钟后,法医团队赶到了案发现场,根据尸检报告显示,受害者的身上一共有15处伤口,其中有3处伤到了喉咙,这也是她致死的原因,死亡时间为昨晚的8点到11点之间,并在受害者的体内提取到一份男性体液样本,显然生前遭受过侵犯。

紧接着,法医团队分别从刚刚得到的男性体液以及厨房里发现的血液样本中获取了一份DNA数据,然后进行了一番详细的比对,而结果也正如警方所预料的那样,两组数据完全匹配。

这也就是说,警方已经完全掌握了凶手的DNA数据,可由于1994年的时候美国的DNA数据库才刚开始建立,因此警方并没有从中匹配到凶手,无奈只能寻求其他方式进行破案。

因为当时公寓大门是锁着的,而且经过警方的检查,发现大门还是属于反锁的状态,也就是说大门是有人用钥匙从外面锁上的,而受害者的钥匙警方却已经在卧室找到,因此凶手一定是一位拥有受害者家钥匙的人,也说明此人一定与受害者的关系匪浅。

于是,警方立即对受害者的身份资料展开了调查,希望能够找出嫌疑人的身份。

据报案的女士介绍,受害者名叫霍普·霍尔,案发时年仅22岁,是NBC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助理,四年前与一位名叫罗伯特·金尼的男子组建了家庭,并在不久后就生下一名男婴。

可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三年,也就是一年前两人就结束了这段关系,当时他们常常因为孩子抚养权的问题吵得非常厉害,还因此闹到了法院。

而在经过法庭的多方面评估以后,霍普获得了孩子的最终抚养权以及婚房的使用权,因此同事怀疑前夫罗伯特有一定杀害霍普的嫌疑。

听完同事的话后,警方也觉得前夫罗伯特很有可疑,首先他拥有绝对的作案动机,毕竟只要霍普身亡,他将自然而然地获得孩子的抚养权以及房子的使用权。

其次,身为案发房子之前的男主人,他一定拥有房子的钥匙,因此完全拥有反锁大门的先决条件。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警方并没有在现场发现霍普三岁儿子的身影,因此大概率应该是被人带走了,可若是普通的凶手,根本没有必要带走孩子,残忍一点的甚至可能会直接将其杀害,只有孩子的亲生父亲才有理由这么做,于是警方立即赶到了罗伯特现在的家里,对他进行调查。



当警方敲开罗伯特家的大门后,第一眼就看到罗伯特怀里正抱着自己的儿子,正如警方所想的那样,孩子果然在罗伯特的家里,这无疑加重了警方对他的怀疑,因此也懒得玩旁敲侧击那一套,直接开门见山地展开了审问。

当得知警方的来意后,罗伯特坚决否认自己杀害了前妻,他表示自己虽然和霍普离婚了,但他们属于和平分手,彼此之间并没有丝毫怨恨。

至于儿子的问题,也早在半年前就达成了共识,天凉的时候儿子会在母亲霍普那里住,天热的时候就到罗伯特家里住,其他时间由孩子自己决定住在哪里,而现在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所以罗伯特早在半个月前就将儿子接到了家里,并不是警方想的那样,是他杀害了霍普之后才将孩子带回来。

为了验证罗伯特供词的真伪,警方进行了一番调查,最终证实了他的儿子确实是在半个月前就搬来了这里,这一点所有邻居都可以为他做证。

可仅凭这一点,警方还是无法完全相信罗伯特,于是向他索要了一份血液样本,然后与凶手的DNA进行了一番比对,结果显示两者的DNA完全不匹配,这也就是说罗伯特确实不是杀害霍普的凶手。

在排除了前夫的嫌疑以后,警方将下一个调查目标锁定在了霍普的家人身上,毕竟能拥有她家钥匙的人,朋友和同事的可能性都不高,只有最亲近的人才有可能。

但警方的调查还没有正式展开,总部就收到了一条重要的破案线索,彼得斯堡警局突然有两名女子前来报案,她们自称是霍普的邻居,在7月10日的11点左右,两人都曾看见一位上身赤裸的男子从霍普的公寓楼慌慌张张地跑了出来,因此怀疑该男子可能就是杀害霍普的凶手。

据其中一位目击者所说,当晚她正好与该男子擦肩而过,所以很清楚的看到该男子身上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纹身,有点像一种希腊的符号。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警方立即画出了纹身的图案,经过调查得知这个纹身是附近一个大学兄弟会的标志。

于是,警方立即对这个兄弟会的成员展开了调查,并很快就锁定了一名嫌疑人,因为此人的身份非常特殊,乃是受害者霍普的前男友,名叫勒罗伊·奎克,而且两人分手的时间也很微妙,正巧是在霍普遇害的前一天。

分手时,两人也是闹得相当不愉快,当天很多人都亲耳听到勒罗伊曾威胁霍普,让她晚上一个人的时候小心点,而就在这句话说完的第二天,霍普就被人杀害了,因此警方很难不对勒罗伊产生怀疑。

更重要的是,在两人恋爱期间,勒罗伊为了方便出入女友家里,还配了一把霍普家的钥匙,分手后却没有还给霍普,于是警方立即将他带回了警局进行审问。



在审问的过程中,勒罗伊始终坚称自己没有杀人,可他不停颤抖的身体以及惊恐的表情,无不在说明此人一定心里有鬼,于是警方不再跟他废话,直接找来了两名目击者进行了现场辨认。

在看到勒罗伊之后,两名目击者都非常肯定勒罗伊就是当晚的那名男子。

可尽管被人当面指认,勒罗伊也还是不肯认罪,坚称自己当晚从来没去过霍普家里。

无奈之下,警方只好采取更加强硬的方式,直接向检察院申请了一份搜查令后,强行获取了勒罗伊的DNA样本。

接下来,只要将他的DNA与凶手的进行一番比对,哪怕勒罗伊还是拒不认罪,警方也有了足够的证据将他送进监狱。

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比对结果竟然是勒罗伊与凶手的DNA,完全不匹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警方百思不得其解,实在想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可他们并没有因此排除了勒罗伊的嫌疑。

首先,有两名目击者都曾亲眼看到勒罗伊在晚上11点左右从霍普房间走了出来,这说明他当晚一定去过霍普的家里,而且霍普的死亡时间是在8点至11点之间,勒罗伊在11点这个时间出来,正好符合凶手作案后离开现场的时间。

第二,据警方调查拥有霍普家钥匙的人一共就两个人,一位是她的前夫,另一位就是勒罗伊了,而她前夫的嫌疑已经被警方排除,因此能够在行凶后将大门反锁的人显然就只剩下他了。

第三,勒罗伊在被审问时眼神飘忽不定,额头冷汗直流,并且还伴随着身体一直在颤抖,这些无疑不是心虚的表现,若说他无事隐瞒恐怕很难让人信服。

所以,结合以上几点,警方始终坚信勒罗伊一定与本案脱不了干系,可由于掌握的证据不足,因此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离开警局。

虽然警方后来又展开了一段时间的调查,可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一点破案的线索,渐渐的本案成为了一桩冷案,直到两年后案情才迎来了一次意外的转机。



1996年8月,也就是案发的两年后,美国的DNA犯罪数据库已经基本建立完成,各个州内的犯罪分子DNA也都几乎录入完毕,因此彼得斯堡警方便又一次将霍普一案的凶手DNA输入进了犯罪数据库中,可得到的结果依然是没有相匹配的人。

但仅仅过去一个月,弗吉尼亚州当局就颁布了一条针对未解悬案的命令,要求警局将所有悬案中的凶手DNA,重新输入进刚刚完善的犯罪数据库中,试试能否匹配到凶手。

原本,彼得斯堡警局是不想再匹配一次的,毕竟他们在一个月前才刚刚做过一次,但奈何上级已经下达了命令,不做就是违抗命令,所以只能安排了一名实习警员去装装样子,却怎么也没想到,当霍普一案的凶手DNA输入进了犯罪数据库后,这一次竟然匹配成功了。

起初,彼得斯堡警方还以为是系统出现了错误,可当他们看清凶手的资料后,也就彻底相信了。

此人名叫谢梅因·约翰逊,于两周前因侵犯并杀害了两名年轻女子被判有期徒刑100年,这也就是说他的DNA数据是在两周前才录入犯罪数据库中,因此一个月前才没有匹配到他的信息。

据犯罪档案显示,谢梅因通常会用接电话或者讨口水喝的方式进入受害者家里,然后对其进行不道德行为,最后再杀人灭口。

而且,他在作案时从不自带凶器,都是在受害者的家里就地取材,从谢梅因以往的作案习惯来看,同样身为独居女性的霍普,不仅非常符合他行凶的目标,而且现场情况也非常符合他的一贯作案风格,都是就地取财充当凶器。

更重要的是,在两年前霍普遇害的时候,谢梅因就住在霍普家不足500米的地方,一定非常了解霍普什么时候一个人在家,因此具备很好的作案条件。

结合警方目前所掌握的证据来看,谢梅因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他都应该就是杀害霍普的凶手,可他并没有霍普家的钥匙,他是怎么做到行凶后将门反锁的呢?

因此,警方思来想去感觉此案还是与前男友勒罗伊脱不了干系,毕竟他不仅拥有房门钥匙,还曾出现在案发现场,更是在当年审问时始终不肯说实话,显然本案一定另有隐情。



于是,警方带着一肚子的疑问,首先找到了正在监狱服刑的谢梅因,并对他展开了一番严厉的审讯,而警方所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否认识勒罗伊?”

当听到了勒罗伊这个名字以后,谢梅因顿时表现的一脸茫然,毫不犹豫回答道:“完全没听过这个人。”

当时,一起参加审讯的人中有一位犯罪心理学的专家,他通过分析谢梅因的表情反应后,给出的结论是谢梅因应该确实不认识勒罗伊。

虽然警方很不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可毕竟事实摆在眼前,因此也没有在这件事上做过多的纠缠,转而向谢梅因询问当晚的案发经过,希望以此将案件的真相还原。

可面对警方的提问,谢梅因竟然拒不承认自己杀人,无论警方问什么他都说不知道,显然是准备抵赖到底了,可在DNA这份铁证面前,任何狡辩都只是徒劳而已。

虽然警方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但谢梅因侵犯过霍普已经是铁一般的事实,于是警方也懒得再跟他废话,准备先将谢梅因送上法庭后,再对另一位嫌疑人勒罗伊进行一次审问。

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还没等警方去找勒君伊,他就自己来到了彼得斯堡警局,并主动说出了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据勒罗伊所说,案发当晚他确实在11点左右去过霍普的家里,当时他是想找霍普尝试求和的,但他刚一进门就看到了满地的血液,并在卧室发现了霍普的尸体。

由于前一晚勒罗伊才刚刚威胁过霍普,所以他担心警方若知道自己来过这里,一定会将他当成凶手抓起来,于是他不仅没有选择报警,反而临走前将大门给反锁上了,其目的就是希望警方能够晚点发现霍普,这样他才更容易摆脱嫌疑。

当初面对审问没有说实话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直到他前不久得知真凶已经落网以后,他才敢说出当年的事情。



在听了勒罗伊的供词以后,彼得斯堡的全体警员都被勒罗伊气得哭笑不得,毕竟谁也不会想到,困扰了他们两年的谜团,竟然会是因为如此荒唐的一个理由,这也就难怪当初怎么看勒罗伊都更像是凶手了。

至此,警方终于搞清楚了来龙去脉,所以针对谢梅因的审判也变得异常的顺利。

由于本案证据确凿,犯罪事实清晰,因此陪审团仅仅商议了半个小时就有了结果,判定谢梅因·约翰逊犯有一级谋杀罪以及强奸罪,由于本案的性质极其恶劣,最终于1997年4月判处了他死刑,至此霍普一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那么,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