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发布领事提醒,指出部分中国公民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经由“黑中介”或熟人介绍来到德国务工,结果却在异国他乡陷入种种困境。
事实上,媒体也曾接连报道了多起涉及中国公民和“非法劳务中介”的案件,凸显了这一风险现实存在,不容人们大意。
▲资料图片,图源:ap/dpa
据使馆官网消息:
“近期,驻德使领馆接到部分中国公民求助,反映遭遇不法中介诱导来德务工情况。当事人轻信‘黑中介’或熟人介绍,在不了解实际工作内容、未签订正规合同情况下贸然来德。部分务工人员通过旅游签证或者免签赴第三国进入德国,在德非法务工。不法中介通常打着‘高薪’‘工作轻松’‘高福利’的幌子,并未向务工人员如实介绍德国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但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与出发前的承诺大相径庭,有些人员甚至护照被扣、人身自由受限、生活工作无着,造成自身权益受损。”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官网截图
这一警示并非空穴来风。今年年初,多家媒体报道了这样一起案例:2024年10月,一位中国河南籍年轻人赵子涛就曾因听信“赴西班牙旅游签转德国工作签”的中介说辞,支付6.5万人民币的高额费用后抵达德国。到了德国后,该男子才发现工作条件远不如预期,最终在签证过期后被遣返,因缺乏证据而无力维权。
类似案例并非个案。去年4月,德国警方曾展开大规模突袭,查处了一个由两名律师主导的人口走私团伙。他们以“高薪就业”为诱饵,伪造公司和材料,为约350名外国人(多数为中国公民)非法办理德国技术工人签证,牟利数十万欧元。这些外国人抵德后多被安排至仓储、快递、厨房等岗位,工作环境恶劣、薪资低于承诺。
▲资料图片,图源:wdr
使馆提醒继续指出:
“为此,驻德使领馆特别提醒赴德务工的中国公民,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出国工作,谨慎选择中介机构。务工人员可访问商务部网站,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录》,以便详细核实各劳务公司资质。切勿轻信中介机构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招工信息,以免上当受骗。建议出发前与中介公司签订详细的合同,了解并确认工作和生活条件、薪资待遇等细节以及解除合同、权益赔偿等具体条款,避免陷入不法中介的陷阱。如选择赴德务工,需持工作签证赴德,并依法在德办理工作、居留证件,切勿受‘先办旅游签入境’‘通过免签第三国入境’等误导,否则将构成非法滞留,可能面临处罚。”
在遭遇劳务纠纷或人身风险时,使馆也提供了明确的求助方式:
“如在德国遭遇劳务纠纷,务必通过合法渠道寻求解决。可向国内中介机构或劳务企业所在地的商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以及对外劳务合作商会进行投诉,以确保个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一旦掌握非法劳务中介的违法违规行为及证据,可向国内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举报,同时提供详细的涉事机构名称、违法行为描述及有关证明材料(如合同、签证等)。若在德国境内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应立即报警,向当地警方寻求帮助。”
▲图源:dpa
小编在此温馨提醒:德国虽为热门就业目的地,但相关法律制度十分严格。非法就业不仅意味着人身权益无法保障,更可能导致入境受限、签证记录不良,甚至被永久禁止入境申根国家。
留学也好,务工也好,走正道才是最稳妥的方式。面对诱人的“捷径”,谨记:若听起来好得不真实,十有八九就不真实!
(欧洲时报德国版紫蒿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5月28日至6月3日,新一届“德国中国电影节”将在柏林巴比伦影院(Babylon Berlin,地址:Rosa-Luxemburg-Straße 30, 10178 Berlin)举行!所有电影的展映日期现已公布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经”)秉持“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这一宗旨,立足德国,辐射全欧,服务华人,是德国有关新闻资讯的主要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