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微短剧正成为推动文旅融合的新引擎。山西临汾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创新发展魄力,持续加码微短剧产业布局。继4月30日霍州署衙、冯南垣两大拍摄基地揭牌后,5月18日,半岛四季、陶唐会馆及广誉远博物馆三家拍摄基地正式落地,为这座千年古城注入全新文化活力。



揭牌仪式上,临汾经济开发区与属地文旅企业深度联动,管委会负责人与半岛四季酒店、陶唐会馆、广誉远中医药博物馆等机构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据悉,新增的三大基地各具特色:半岛四季以现代化设施与优雅环境见长,为都市题材创作提供理想场景;陶唐会馆与广誉远博物馆则依托中式古建筑与中医药文化底蕴,成为古装及文化传承类微短剧的天然影棚。



作为山西省微短剧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已构建起完善的生态服务体系。通过设立内容审查区域工作站、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组建专业运营团队等创新举措,大幅提升项目落地效率。目前,基地已吸引49家影视企业入驻,累计完成43部作品拍摄,15部上线作品全网播放量突破8亿,直接带动千人就业,形成“创作-拍摄-就业”的良性产业闭环,并荣获“2024年中国微短剧基地TOP10”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值得关注的是,霍州署衙与冯南垣两大基地的先期布局已展现强劲潜力。霍州署衙作为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州级署衙,其元代大堂建筑风格被梁思成先生誉为“建筑独例”,为古装剧提供原汁原味的历史场景;冯南垣村则以灾后重建与乡村振兴典范的身份,成为现代题材创作的鲜活样本。在此基础上孵化的《过年好之花馍馍与马卡龙》聚焦霍州非遗花馍,全网曝光量超1.5亿,充分彰显“微短剧+非遗”的融合魅力。

“我们正探索‘微短剧+文旅+非遗’的多元发展模式。”临汾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霍山文化、霍窑技艺等特色资源,持续拓展拍摄场景,吸引更多优质创作团队入驻,让千年平阳文化通过微短剧这一新兴载体焕发新生,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微短剧产业高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