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学生们在体验同心击鼓项目。图/新华社

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广东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两个自愿”原则备受关注——学校开展校服选用工作要自愿,学生和家长购买校服也要自愿。此外,新规明确,非城镇中小学校原则上不要求统一着装和购买校服。

相比全国其他大部分地方,广州此次明确的“校服购买自愿”政策,无疑具有创新性,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小觑。但要让政策真正惠及学生和家长,关键还在于落地落实。

以往,校服强制统一购买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不但家长和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还可能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而“校服购买自愿”原则,充分尊重了学生和家长的意愿,给予了他们更多的自主权。这体现了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从过去的行政命令式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

这一政策的作用和意义,还在于有利于破除校服背后的利益链。在过去的校服采购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规范,一些学校与校服供应商之间存在着不正当的利益关系,不仅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也破坏了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校服购买自愿”政策的出台,将打破这种利益格局,让校服采购回归到公平、公正、透明的轨道上来。

然而,现实经验也告诉我们,“校服购买自愿”政策的落实,可能并不会一帆风顺。不落实、弱落实、变相强制等现象还有可能发生。一些学校虽然表面上遵循“自愿”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通过各种方式暗示或强迫学生购买校服。

比如,学校在开展集体活动时,要求穿校服的学生才能参加;或者将校服购买与学生的评优评先挂钩,让学生和家长不得不购买。

对此,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如校园广播、宣传栏、家长会等,向学生和家长广泛宣传“校服购买自愿”政策,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与此同时,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校服选用工作的监管,定期对学校进行检查和评估。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违反“校服购买自愿”原则的行为进行举报。对于查实的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总之,期待地方有关方面共同努力,让“校服购买自愿”的好政策真正落地,才能好事办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撰稿 / 余明辉(价格鉴证师)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付春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