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山东高唐美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豆腐了吧,这个当地的特色早餐小吃,在本地人心里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不过这几年高唐这个地方悄然的也有了豆腐脑儿,虽说受众率不高但是也还是有人喜欢的。
对美食态度就是要有包容性的,要去接受,比如临清号称“早餐之都”,目前几乎所有豆腐脑儿摊位上都另外再搭配高唐老豆腐的,聊城城区也有很多这样。可是在高唐找豆腐脑儿却不太容易,城区也许有个三四家的样子。其实老豆腐和豆腐脑儿完全可以搭配着来卖的,豆腐脑儿制作起来远比老豆腐要简单的多。
老豆腐和豆腐脑儿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老豆腐放熬制几小时的棉油,加上用大料酱油熬的卤汤。豆腐脑儿放韭菜花,蒜泥,麻汁,再浇上特制的粘稠的卤汤。各有各的滋味儿,完全是两种口味的冲击,豆腐脑儿的复合味儿更足一些,清新的香气,一点也不油腻。老豆腐灵魂就是熬好的棉油,香味更浓一些,但是略感油腻。
在主食搭配上,其实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早些年老豆腐就是搭配馒头,可以中和油腻,比较好吃的,如今也都开始搭配烧饼了,馒头销声匿迹了。而豆腐脑儿,主食搭配油酥火烧或者果子油条比较出彩,更能激发香气,酥的掉渣的烧饼或油条,搭配一碗豆腐脑儿,那味道很绝。
这种地方小吃类型的也许在当地人基因上就刻上印记了,比如我,出满月就到了高唐,四十几年从没离开,但是我还是接受不了老豆腐,觉得油腻,吃了一天都不克化,就喜欢豆腐脑儿。而高唐本地人就非常喜欢老豆腐,打心眼里就不接受豆腐脑儿,觉得麻汁放蒜不可思议,那种基因里不能接受的感觉,尝也不想去尝。
小吃这东西就是去吸收,接纳和包容。您看北京小吃,几乎是来自全国各地,大馆子菜系也是鲁菜当首。像爆肚儿这样名声在外的北京小吃,起源地也是在山东临清这个地方。过去聊城其他地方很难接受老豆腐,认为酱油汤子配棉油飘着几片豆腐脑儿,可是如今也是越来越喜欢了,也许以后豆腐脑儿这种早餐也会被高唐人所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