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如果要形容特朗普的对华态度,“忘我之心不死”这六个字就是最好的诠释。
自“懂王”上台以来,美国对华疯狂开启关税战,却在中方的强势反制下输的彻头彻尾。
痛定思痛下,特朗普终于意识到,此时的中国远比他想象中的更要强大。
经历了中美日内瓦经贸高层谈判,很多人都以为中美经过破冰期很快就会迎来“蜜月期”,特朗普更是多次公开表达愿意访华,营造出一种积极对话的氛围。
然而美国打压中国的战略路线并没有丝毫改变。
近阶段,美方对华连出六记“组合拳”,企图从经济、科技、外交等多个层面施压,迫使中国低头让步。
当然中方不仅没有丝毫畏惧,更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果断出手进行了强力反击,也让特朗普新一轮遏华计划彻底落空。
本质上来说,特朗普不就是商人,更是一个追求“美国利益至上”的民粹主义者。
因此他上任以来的一系列对华政策,完全是建立在美国利益基础上,所谓的访华意愿,也仅仅是表象而已。
在5月中旬中美日内瓦声明发布之后,特朗普在媒体公众面前展现出一副和中国友好交往对话的姿态,其“诚意”甚至迷惑了很多国人。
特别是5月16日接受美媒采访的过程中,特朗普更是表示可以“立刻飞到中国访问,并和中国商讨外交政策和经济课题”,并再次强调中美关系至关重要。
然而特朗普主动示好的背后,实则是以退为进的真实目的。
一方面自他上任以来,美国经济依然没有好转,美债危机、通货膨胀、制造业空心化这三大难题丝毫没有得到缓解。
特朗普煞费苦心地安排马斯克组建美国效率部门,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最终在各方势力的反对下草草收场。
要知道经济是国家的命脉和基础,随着美联储持续维持高息,美债压力越来越大巨大。
据统计,6月份将有数万亿美元的美债即到期,为了压低美国的通胀,迫使美联储降息,特朗普不得不主动向中方示好。
毕竟中国是日本之外美债的第二大债主,中方在美债市场的一举一动,都足以让美国伤筋动骨。
另一方面在此前的关税战中,特朗普已经吃尽了苦头,对于中国市场的庞大和中国经济的韧性有了更充分的认知。
简而言之,美国离不开中国市场。
因此从美国经济复苏、国民生活保障的角度出发,美国必须要和中国改善关系,扩大贸易往来,从而增加商品供应,同样可以起到重振经济、降低通胀的目的。
此外特朗普毕竟上任不久,虽然已经掌控了白宫的绝对权力,但根基依然不稳,国内反对势力还很强大。
因此他也希望通过访华这一美国民众喜闻乐见的外交举动为自己加分。
一旦在此期间中美达成商业领域的一些合作协议,他也能进一步提升个人政治威望,巩固政权。
只不过他的诚意显然不足,根本没有和中国坦诚交流对话的准备。
因此特朗普仅仅是口头上说要访华,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来推动两国高层的互动,也没有在关键问题上做出实质性的让步。
这种光说不练的做法,足以表明他对改善中美关系根本没有上心,而是依然在处心积虑地盘算如何打压中国。
果不其然,就在特朗普嚷嚷着要访华的时候,美国对华连续打出了六记 “重拳”。
这第一拳依然是关税大棒。
5月2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公开听证会,讨论对港口起重机征收 100% 的关税,对集装箱、底盘及底盘零部件等装卸设备征收 20%-100% 的关税。
虽然此次美国的关税大棒没有点名具体的目标,但从给全球市场供应链来看,这明显就是针对中国。
毕竟在造船、航运以及配套产业链方面,中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也占据了全球最广泛的市场。
特朗普的如意算盘很精明,在中美刚刚经贸谈判的背景下,美国并没有违背约定,而是以这种“暗箭”来打压中国外贸产业中的核心支柱产业。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这第一拳引起了美国港口产业界的不满。
毕竟美国的各大港口的业务,都要依赖中国制造,一旦失去了中国市场,美国大量港口的运转必然受到影响,即便紧急寻找替代产品,也需要花费一定的周期,还要付出昂贵的成本。
基于此,美国港务局协会主席戴维斯痛批特朗普,指出美国应该先通过税收政策减免来推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而不是加征关税。
特朗普的第二拳用在了科技领域。
5 月 13 日,美国正式废弃前总统拜登制定的《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采取了更严格的法则。
根据美媒公布的内容显示,未来全球任何企业或国家实用昇腾芯片,都被视为违反美国管制条约。
毫无疑问,这一举措就是针对中国科技巨头华为的。
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华为已经打破了美国的封锁,而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全面崛起让特朗普非常忌惮,因此才借用政府干预手段,企图通过市场打压来维护美国所谓的科技霸权。
第三拳同样是在经济领域。
5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对中国实体进行制裁,理由是所谓的 “违反了伊朗导弹材料管制规定”。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在俄乌战争期间,美国就多次抹黑中国,借着中国“军事援助”俄罗斯的名头,对多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
如今美国故技重施,再次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压中国企业,只能说,特朗普真的是黔驴技穷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拳”的基础上,美国商务部还打出了“第四拳”。
根据美媒的爆料,美国商务部已经编制了一份中国企业名单,即将把华为在内的多家中国芯片企业列入黑名单。
虽然目前这一打压政策还没有实施,但这已经释放出了强烈的恶意信号,美国就是不想让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起来。
不得不说,中美之间的“芯片大战”愈演愈烈,美国也越来越力不从心,真刀实枪干不过,只能使用这些见不得人的盘外招。
美国的第五拳同样是我们老生常谈的“涉港问题”。
已经多次干涉中国内政的美国再次在香港人权问题上做文章。
据美媒报道,美国部分议员已经提出了所谓的“香港制裁法案”,其目的是恐吓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和司法人员,以此来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对此,我给外交部驻港公署迅速回应,强调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社会秩序恢复正常,美方政客的行径严重违反国际准则,中方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
美国的最后一拳相当于是对中方的“最后通牒”。
先是美英两国达成秘密协议,要彻查两国产业链中的中资背景,将“经济排华”策略演绎得淋漓尽致。
随后美国又开针对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布局痛下杀手。
就在哥伦比亚刚刚加入“一带一路”签下地铁大单后,美国立刻施压国际金融机构断贷,迫使波哥大地铁项目被迫停工三天。
不仅如此,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更是公开放话,称此前美国的关税政策仅仅是“警告”,如果中国不“配合”将“付出代价”。
面对美国一连串的挑衅和施压,中方临危不乱,采取了以静制动的策略,根本没有留给对方可乘之机。
尤其是对特朗普此前提出的访华请求,中方始终保持沉默,没有轻易给出回应。
外交谈判需要的是诚意,中美关系破冰更需要特朗普用行动来证明。
如今看来,特朗普不仅没有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展现出真正改善关系的态度,甚至还变本加厉,延续了冷战时期的“零和理念”,为的就是彻底打垮中国,维护美国的霸权。
在这样的条件下,中方自然不欢迎特朗普访华。
在保持沉默的同时,中方的的反制也紧锣密鼓地展开。
在经济和科技领域,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已经打了很多年,对于美国的招数,我们心知肚明,早就建立起了一系列预案。
比如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美国的部分实体和企业拉入管控名单,对等关键物资实施出口管制等。
这些反制组合拳足以拿捏美国经济的七寸。
因此无论是在关税还是芯片领域,中国都有应对之策,根本不怕美国耍手段。
而在外交领域,我国外交部明确表示作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对无端打压、甩锅抹黑的行为,中方保留一切反制手段。
中美关系走向何方?这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目前来说,尽管有了高层对话和谈判,但中美矛盾依然很深,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反华政策,已经让两国关系降至冰点。
如果特朗普真的想要改善中美关系,就必须摒弃霸权思维,拿出诚意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中国进行对话和合作。
反之中国也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
还是那句话,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如果特朗普一意孤行,那么还是那句话:你要战,我们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