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方势力的密切关注下,锦龙股份(000712.SZ)终究还是决定放弃出售中山证券股权。5月19日晚,公司发布公告称,为防止公司出售中山证券股权后可能出现主要资产为现金或者无具体经营业务的情形,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重组。

从急不可耐出售到突兀放弃,背后折射出锦龙股份经营策略的战略摇摆。由于过去举债的收购策略致公司债台高筑。原计划出售旗下两块优质资产,偿还欠款甩掉债务“包袱”,转型算力赛道。但当下算力竞争加剧,贸然投入有着不小的风险。此番公司突兀放弃出售中山证券,或许存在谨慎布局算力业务,回归证券业务的战略考量。

尽管放弃出售中山证券,但公司面临的债务问题仍然存在。眼下,出售的东莞证券股权未获得进展,重要参股公司股权持续不断地被冻结,公司净利润不足以覆盖利息支出,其面临的债务风险持续累积。

战略摇摆下放弃出售

2024年6月5日,锦龙股份发布公告称,为降低公司负债率和优化财务结构,加快推进公司业务转型,拟筹划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的方式转让所持有的中山证券67.78%的股权。

就在清仓中山证券之前,锦龙股份还将东莞证券20%的股权找好了买家,买家为东莞金控和东莞控股,交易对价为22.71亿。

锦龙股份的证券业务,主要依托中山证券和东莞证券展开。公司持有前者67.78%的股权,持有后者40%的股权。彼时,公司急不可耐出售证券业务背后,除了有降负债的意图,还有加码算力业务的想法。

去年年中,锦龙股份与赛富建鑫、九章云极合作投资不超过10亿元建设智算中心,分三期落地,开始介入算力租赁以及与算力相关的增值服务业务。

从风风火火地出售到突兀放弃。锦龙股份给出的理由是,防止可能出现主要资产为现金或者无具体经营业务的情形。此前,无论是在重组进展、回复问询函,以及年报中,公司推动重组进展的口吻都是,确保不出现可能导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后主要资产为现金或者无具体业务的情形。

前后截然不同的表述,背后或许交织着更复杂的因素和战略考量。笔者注意到,2025年的算力赛道竞争已经开始加剧,加码算力赛道同样也面临着更多的风险。

在锦龙股份的年报中,“算力”关键词也仅仅出现一次。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向资本市场讲述算力故事的热情逐步消退。

转型算力业务有着不小的风险,但不转型算力业务,可能将面临主要资产为现金或者无具体经营业务的情形,进而引发退市危机。在这种战略摇摆下,终止出售中山证券股权,或许是锦龙股份无奈之下的选择。

利息压顶的挑战仍在

尽管公司终止出售中山证券股权后,不会出现无具体经营业务的情形,但其面临的债务利息吞噬净利问题仍然无法解决。

iFind数据显示,2021—2024年间(下称“报告期”),锦龙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4.86%、77.66%、77.17%和81.09%。近十年来,锦龙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始终维持在70%以上。

报告期内,公司的短期借款分别为8.05亿、12.23亿、16.36亿、16.46亿。巨额的借款存在,导致公司每年都支付巨额的利息费用。期内,公司的净利润收入为-2.81亿、-3.37亿、-3.93亿、-3.91亿。巨额的利息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元凶。


根据公司回复问询函的数据,东莞证券和中山证券两者贡献绝大部分的利润。

巨额债务的产生,主要系大规模举债收购东莞证券和中山证券所致。2009年锦龙股份以重大资产购买方式收购东莞证券40%股权,交易对价约6.8亿元,2013年锦龙股份通过多次股权受让累计持有中山证券67.78%股权,交易金额超26亿元,进一步加剧资金压力。两次收购合计产生约32亿元资金需求,形成了负债的初始包袱。在完成对中山证券股权的收购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21.17%上升至64.76%。

由于种种原因,东莞证券自2015年起筹备上市,但历经9年时间,至今仍未成功。东莞证券没能上市,公司也没有二级市场减持套现的机会。只能走挂牌转让股权的方式。

但2年时间过去,公司出售东莞证券20%的股权事项仍然没有进展。不少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询问进度,但公司的回复依旧较为官方,“本次交易尚须获得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东莞证券变更主要股东的批复,后续进展请关注公司公告。”

由于借款到期难以偿还,东莞证券和中山证券的股权均存在被冻结的情况。据公司今年3月份公司,公司持有中山证券67.78%股权,其中占中山证券3.71%股权被冻结;公司持有东莞证券40%股份,其中占东莞证券8.8%股份被冻结。

眼前来看,公司东莞证券股权出售迟迟未获得进展,没有现金流补充的情况下,一旦证券业务经营波动加剧,未来或许面临更加严峻的债务风险。(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周健,编辑 | 曹晟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