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饱含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审美。然而,中小学生却说“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究其原因,是缺少生动有趣的文言读物。
如何让孩子爱上文言、收获智慧和审美?文学大师叶嘉莹高徒、南开古代文学博士黄晓丹的这本《古典文学寻宝记》,大概是最有趣、最好读的文言启蒙读物了。
◎贴近生活,生动有趣
孩子排斥文言文,最大的原因是教材生僻、晦涩、脱离生活。
而《古典文学寻宝记》不愧为寻宝之作,贴近生活,生动有趣。书中有做“假螃蟹”的吃货袁枚,也有数着山楂丁、吟诵名篇的张岱;还有《夜航船》、《陶庵梦忆》中的江南风雅。
这种写作方式,正暗合了叶嘉莹先生“兴发感动”的诗教传统,让孩子们不仅不讨厌,甚至爱上文言文。不少家长感叹,“可惜当年我读书时,没有这本书!”
◎告别死记硬背,唤醒想象力
很多孩子问“为何要背诵文言?”老师和家长常常无奈的表示“因为考试要考”。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这本《古典文学寻宝记》的初衷,就是抛弃死记硬背,唤醒孩子的想象力。比如《唐诗三百首》可以从后往前读,因为越往后,越易懂。而鲁迅认为,《镜花缘》这样的奇幻文学不用通读,读一半就可以。
这种“不强制循序渐进”“不要求全懂全背”的洞察,恰恰最符合孩子认知规律。
◎适合亲子共读,建立健康的价值观
这本《古典文学寻宝记》的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适合亲子共读,帮助孩子建立起健康、自由、有深度的价值观。
比如,书中对《庄子》的解读没有停留在哲学层面,而是通过“方生方死”“庄周梦蝶”等寓言,将深奥的哲理转化为生动故事,让古典智慧真正融入孩子的认知。
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书中也没有止步于诗意赏析,而是结合现代心理学视角,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在压力与焦虑中保持精神的独立。在这个意义上,《古典文学寻宝记》既帮孩子们积累了宝贵的古典智慧,更为孩子解决了当下最重要的问题。
本书在设计方面也独具匠心。全书采用四色全彩印刷,搭配清新淡雅的插画风格,同时采用18磅大字号与1.5倍行距,是一本孩子们读一天都不会累的书。精彩内容与精心设计的珠联璧合,被众多家长誉为“让孩子爱上学习的魔法书”。
先知书店深知此书价值,有幸争取到黄晓丹老师的亲笔签名与钤印,印章特意设计了三个版本,每个版本都寓含了对孩子的深切祝福。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给孩子的成长启蒙书”):
添加:Leonardo20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