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网友所言:“跳梁小丑再折腾,也改不了剧本结局——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两岸统一的倒计时,早已开始!#瞭望2025#
赖清德520讲话露怯,连“台独”口号都不敢高声喊?背后隐藏的是美国的战略摇摆,大陆该怎么接招?
据台海网报道,赖清德上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满一年之际,岛内民调就泼来一盆冷水,支持率跌破30%,超过半数民众对其两岸政策不满,这份成绩单堪称“历任最差”。
此外,赖清德还在520一周年记者会上机械读稿,只允许三家安排好的媒体提问,被批“照本宣科”。
尤其在备受关注的两岸议题上,赖清德讲话篇幅大量缩水,仅强调“和平无价”。
他抛出的所谓“和平四大支柱”,整体依然是老调重弹:强化防务、经济韧性、国际联盟合作,以及“对等尊严下的两岸交流”。
回想去年他刚上台时,还在嚣张叫嚣“两岸互不隶属”,宣扬“两国论”,甚至鼓动民众到天安门“抗议”,如今的讲话被视为是一种“降调求生”的姿态。
新党籍台北市议员侯汉廷直言:“赖清德演说“压抑不自在”,全然不见当年叫嚣的狂妄,连眼神都在躲闪。”
难道赖清德是真的认怂了吗?显然并不是,这点从其就职周年典礼前夕的表现中就足以看得出来。
赖清德在接受采访时,一边声称台湾“不反攻大陆”,一边鼓动美日联手“阻止中国大陆改变国际秩序”,甚至抛出荒谬的“公司并购说”,将两岸统一扭曲为“大吞小”的商业吞并。
细究其言论核心,不过就是包装“台独”的新话术——将中国内政问题国际化,企图借外力阻挠统一。
对此,国台办一针见血的指出,赖清德近日的言论,一方面坚持“倚外谋独”“以武谋独”的错误路线,挑动两岸对立对抗;一方面又假惺惺宣称“对等尊严”下与大陆交流,无非就是在“新两国论”基础上恢复交流。
这种“两面派”的做法一点新意都没有,注定会失败。
说白了,赖清德“谋独”心理没有变,反而更强烈,只是现在不敢公开触碰两岸关系。
那么,赖清德为什么会出现进退失据的情况,主要也是有三点:
其一,岛内超半数民众不满其两岸政策,在野力量酝酿罢免,赖清德此时营造一种缓和两岸关系的假象,就是在清洗“卖台”标签,搅乱民众认知。
其二,解放军军事实力在印巴空战中得到了一部分展示,一定程度上也震慑了“台独”分子;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美国的战略摇摆。
中美关税目前处于休战状态,特朗普更是在关税谈判后突然提及“和平与统一”,看似无心之言,实则暴露了交易思维——台海议题正被当作中美谈判的筹码。
在这种背景下,赖清德的讲话稿可能被美方“严审”,避免刺激大陆、破坏中美谈判氛围。
说白了,赖清德现在的言论不过是顺着美国的调子走,以此吸引特朗普的注意力,展示自己的价值,这样一来,就不会被很快的抛弃。
毕竟,特朗普若为换取中美大局利益,完全可能牺牲“台独”势力。
其实,美国就是在玩“控温不熄火”的把戏:既不想刺激大陆,又不愿放弃“以台制华”。
而赖清德心知肚明,若失去美国撑腰,“抗陆保台”就是空话,这才有了520讲话的“低调表演”。
那么,面对赖清德的“以退为进”,大陆该如何应对?
个人认为,特朗普的“统一说”实为谈判策略,意在引诱中国在贸易等问题上让步。
那么,中方不妨将计就计,一方面推动美方落实“反独促统”的具体行动,比如限制对台军售,让“台独”继续配合;
另一方面加强军事威慑,如扩大台海军演,侦查美舰动向,以此压缩“台独”活动空间,削弱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筹码。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常说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允许其他国家插手,那么这招“将计就计”到底能用吗?
其实,以大陆现在的实力,武统完全不需要理会美国态度,但中美关系缓和却是和统形式下最节省收台成本的方式。
特朗普政府若真有意推动两岸和解,完全有能力约束赖清德——毕竟台湾的防务与外交命脉皆握于美国之手。
正如分析所言,赖清德的筹码远不如乌克兰的泽连斯基,华盛顿若下定决心,台当局只能乖乖配合。
而且现在,赖清德虽表面放软身段,但“抗陆”本质未变,只是迫于解放军实力和美国压力暂避锋芒。
即便被美国抛弃,赖当局仍有很大可能负隅顽抗,狗急跳墙,这种情况下,唯有“逼统”才是现实路径——通过军事压力与政治谈判双管齐下,迫使美台接受统一进程。
当特朗普放出“统一”风声,大陆顺势将计就计,在国际舆论场把“反独促统”与美国对华政策捆绑。
毕竟,若美国真把台湾当筹码,大陆何不借力打力?
大陆的底线清晰明确: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粉碎一切“台独”图谋。无论是赖清德的“软性台独”,还是美国的政治操弄,都无法阻挡统一大势。
当解放军战机呼啸而过,当ECFA红利持续消退,当美国把“统一”挂上嘴边,赖清德所谓“四大支柱”不过是纸糊的盾牌。
留给赖清德的时间不多了,若继续玩弄话术欺骗民众,终将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