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国阿勒泰大果沙棘专家委员会成立,标志着阿勒泰沙棘产业迈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新阶段。

作为全球大果沙棘核心产区,阿勒泰地区全年日照约3000小时,已建成30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此次创新构建的“产学研+公益”双轨体系,通过专家委员会聚合12家科研院所与8家龙头企业,在种质资源开发、功能成分提取等六大领域形成协同创新矩阵,推动传统林果业向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



仪式上,国际沙棘协会秘书长卢顺光与地区行署相关领导共同为“中国阿勒泰大果沙棘专家委员会”揭牌。卢顺光说:“国际沙棘协会将全力支持阿勒泰大果沙棘产业发展,为阿勒泰地区搭建与国际沙棘产业交流合作的平台。我们将组织国际专家团队与中国阿勒泰大果沙棘专家委员会开展深度合作,分享国际先进的沙棘种植、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国际优质的沙棘品种和资源,推动阿勒泰大果沙棘产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其在全球沙棘产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据悉,中国阿勒泰大果沙棘专家委员会首批汇集了食品工程专家马永昆教授、天然产物研究专家邓正涛教授等权威学者。现场签署的《沙棘黄酮提取工艺优化》《沙棘籽油微胶囊化技术开发》等5项技术转化协议,有望把沙棘果出油率从12%提升至18%。



会议期间,来自中北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沙棘深度开发、医药应用等议题展开研讨。现场签署了阿勒泰大果沙棘地方标准制定等多项合作协议,并对在阿勒泰大果沙棘产业推广和发展中表现突出的推广人员进行授牌。

当日还启动了“520沙棘种植公益行动”,旨在通过生态修复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让荒漠变绿洲、让绿洲成金山”的目标。地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许建彬说:“这一行动既是对生态保护的承诺,又是对边疆群众增收致富的有力支撑。”

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胡俊秀 代维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