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数月空缺之后,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已于近日上任。

但是,在这位新大使抵京之后发布的第一条社交动态中,许多人却发现了此人来者不善的蛛丝马迹......

新官上任

随着特朗普第二度入主白宫,美国驻华大使也迎来了新的人选。

不同于以往的职业外交官,这一次被任命的人物是一位在政商两界都有丰富经历的老面孔——戴维·珀杜(David Perdue)。

这位新任大使的履历颇有些特别。

他最初并不在政坛出身,而是一位典型的企业高管型人物。

过去四十年里,珀杜在多家国际知名企业中担任过重要职位,参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跨国并购以及亚洲市场拓展,尤其与中国和新加坡有过长期接触。

他曾在亚洲生活和工作多年,对区域市场环境、人脉格局乃至文化差异都有一定了解。


这样的背景,也正是特朗普所看重的——一个既懂得商业规则,又熟悉亚洲实际情况的人。

不过,珀杜的转型并非偶然。

2014年,他首次涉足政坛,赢得佐治亚州参议员席位,并迅速在国会站稳脚跟。

随后,他很快在共和党内部积攒起影响力,并在参议院中担任了海权委员会主席等重要职位。

而在特朗普2016年竞选总统时,珀杜也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他这一边。

此后更是成为特朗普在国会最坚定的盟友之一,不论是在重大法案投票上,还是在舆论场中的力挺表现,珀杜赢得了特朗普的信任。


也正因如此,当特朗普在去年底再次当选总统后,他很快便决定由珀杜接替美国驻华大使一职,并在社交媒体上亲自宣布这一提名。

特朗普真正看中的,或许还有珀杜在对华政策上的态度。

在担任参议员期间,珀杜就表现出对中国日益增强的军事实力高度关注,曾公开向美军询问“解放军是否构成严重威胁”。

2020年,他更是与时任国务卿蓬佩奥联手,就“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问题向白宫示警,要美国注意中国的”威胁“。

而他的这种对华强硬态度,恰恰迎合了特朗普的执政理念。

最终,在今年5月7日,戴维·珀杜在美国正式宣誓就职,成为新一任驻华大使。

来者不善

戴维·珀杜的就职仪式由特朗普亲自主持。

期间,特朗普还特意叮嘱他,代替自己向中方领导人问好。

不过,大概率戴维·珀杜要等到递交国书的时候,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5月15日,戴维·珀杜抵达北京,正式开始他作为美国驻华大使之旅。

抵达北京之后,这位新任大使在公共场合释放出他上任之后的第一个”信号“。然而,这个信号,并不友好。

在北京驻华大使馆门前“打卡”后,珀杜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一条动态。


看上去这是一条例行公事式的文字,但其中的细节却引发了不少观察人士的警觉。

他写道:“我已抵达北京,代表美国总统特朗普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准备好在这里工作,让美国更加安全、强大、繁荣。”

紧接着又补充:“很荣幸与他们(指美方团队)一同在21世纪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中推动美国利益。”

整段话读下来,通篇都是“美国利益”“安全”“繁荣”,甚至连“中国”两个字都没有提到。

作为驻华大使,在首度公开表态时只字未提中国,不免显得异常冷淡甚至刻意。

有评论直言,这样的表态传递出的信息很明确:他不是来修补关系的,更像是来者不善。

还有人认为,这位给自己取名“庞德伟”的新大使,在抵京后的首个公开动作,便将“让美国更安全”放在首位。


这可不是随口一说,而是透露出当前美国对华政策的深层逻辑——他们将中国视作最大挑战,甚至是直接威胁。

在这种判断下,美国外交团队的首要任务,不是构建互信,而是设法压制中国的崛起,确保自己在全球秩序中的主导地位。

这样的一种姿态,和美国政府近年来的对华态度一脉相承。

但实际上,中国一直在强调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基本立场。

从不将自身的发展建立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基础之上。

中方在多个场合都明确表示,无意与美国争霸,也从不希望看到中美陷入“新冷战”的逻辑怪圈。

但美国一些政治人物却始终对中国保持戒备,甚至误以为遏制中国就是维护自身安全的最佳方式。

如今珀杜抵华履职的第一信号,似乎正是在这种误判之下发出的。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需要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

参考资料:

戴维·珀杜是谁?特朗普为什么提名他做驻华大使——人民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