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瓦青砖的川西院落里,外国友人惊叹雕花门楣,举着手机狂拍屋檐下流光溢彩的蜀锦。推开另一扇朱漆大门,窑火锻造的荥窑砂器上,栩栩如生的玫瑰绽放,友人再次连呼“amazing!”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天府新区的官塘,一座用非遗折叠时间的超级村落。“一站式”在官塘感受多种非遗的魅力,不只成都人喜欢,外国友人也爱。在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来临之际,四川天府新区率先以国际化思路开展非遗传承交流活动,创新推出了“守艺探寻”非遗体验系列活动,吸引了一批“会耍”的外国友人来到官塘。



体验非遗手作

找到中国古方里的节奏密码

蜀锦博物馆中,千年织机吱呀作响,织出“寸锦寸金”的诗意。刚踏进蜀锦博物馆,外国友人们就是一阵猛拍,这里是行走的锦绣世界,墙面全被流光溢彩的蜀锦纹样包裹。

来到国家级非遗荥经砂器烧制技艺的活态展馆——天府官塘非遗小镇里的荥窑博物馆,不同砂器奏响的“土与火之歌”让外国友人探寻到另一项中国古代技艺的魅力。



对他们而言,和非遗相关的手作体验,才是真正的大冒险。当东方植物的药香遇上西方鼻子,制作香囊的体验过程,注定比香水发布会还“刺激”。丁香、薄荷、艾草、紫苏和石菖蒲,五款不同功效和味道的药材并非随意选择,而是按照通行的配方组合,适合制作成供端午节佩戴的香囊。

认识中药材,识别味道是古法香囊制作的必经之路。让外国友人用“中国天平”——秤,称出所需的克数,又是一道难题。待终于将中药材称重完毕倒入碗里,画圈捣药臼的过程中,外国朋友找到了中国古方里的节奏密码。





第一届中意时尚生活周

带你全方位解锁非遗

传承手工之美、文化之韵,非遗拓印作为一项传统技艺,同样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拓印的手法看起来简单,将宣纸放在砖上面,喷水,用刷子捶打,宣纸上出现明显的图案后,等待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再用裹上丝绸的拓包涂色,实际上,每一步都很考耐心和力道。



看似最简单的,其实也是最难的,是制作漆扇。小小一把非遗漆扇,不仅是工艺的传承,更是流动的东方美学。到底什么样的漆扇算好看,或许不应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一把漆扇都是时间与自然联袂签名的孤品。

随着天府新区非遗体验一日游活动的结束,“神秘的东方力量”已在外国友人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四川天府新区配套活动——第一届中意时尚生活周,还将推出更多非遗系列活动,带你全方位解锁新区非遗,开启一段奇妙之旅。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静宇 供图 主办方 编辑 曾雪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