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粤港澳相关部门,在广州召开推动“湾区标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9项“湾区标准”正在公示,即将正式发布实施,标准聚焦大湾区产业、营商、文化等方面。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 陈新烈:以《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规范》为例,该标准将有助于实现通信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系统破解通信基站选址困难、管网建设协调复杂、设施管理标准缺失等突出问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中通信设施的统筹布局提供技术支撑。

《法人和其他组织跨境身份认证技术规范》,将有助于推进跨境电子签名互认,为企业等法人和其他组织跨境身份认证提供技术指导,提高跨境供应链合作效率。


《珠宝零售企业经营规范》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三地珠宝产业联动和要素流动,巩固大湾区作为全球珠宝贸易枢纽和珠宝加工制造基地的地位。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司长 肖寒:“湾区标准”作为粤港澳三地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共需、共享的载体,已成为越来越多湾区人的共识。截至目前,“湾区标准”的总数已经达到235项,覆盖交通、医疗、食品、养老、托育、气象、餐饮、文化等领域。

香港澳门特区政府鼓励“湾区标准”落地实施

“湾区标准”全称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是指经粤港澳大湾区利益相关方共同协商确认的,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实施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各类标准,以清单形式公布。在今天的发布会上,香港和澳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政府鼓励“湾区标准”推广实施。

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副局长 陈祖荣:澳门特区一直积极通过现有粤港澳三地标准化合作协调机制,深化落实“湾区标准”的相关工作,鼓励企业采用“湾区标准”,未来,澳门特区将与粤港一同持续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积极推动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实现“同一个湾区、同一个标准”的目标。

香港特别行政区工业贸易署署理副署长 邱诗颖: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与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正合作推动制定照护食“湾区标准”。如这个标准成功制定及推广,将有助业界推出更多适合长者的食品。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经发布的235项“湾区标准”,共有3563家(次)单位参与,其中,内地单位2752家(次)、香港单位499家(次)和澳门单位312家(次),涵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

市场监管总局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 朱忠良:继续推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标准互通共融,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便利、高效跨境流动。推动三地制定的高水平“湾区标准”转化成国际标准,将更多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确认为“湾区标准”,提升“湾区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水平。

“湾区标准”助力港珠澳大桥智慧运维

记者了解到,“湾区标准”启动五年来,有效推动了三地在基础设施、民生、人文等领域互联互通。其中就有多项不少湾区标准,已经在港珠澳大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在建成后就立刻面对超长寿命保障、复杂系统养护等挑战,粤港澳三地专家与科研团队历时4年,陆续完后了《桥岛隧智能运维数据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等系列“湾区标准”。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 景强:一共是六大类,有应用基础类的,包括建模类的,包括运维支撑类的,我们形成了一个体系,现在在湾区标准的平台上发布了27部。


在港珠澳大桥的西人工岛上,数字大屏如同“智慧大脑”,实时呈现大桥的三维模型、设备状态与交通流量。在台风季期间,系统还可以基于北斗定位与边缘计算技术,对桥面振动、索力变化等参数进行毫秒级分析。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 景强:无人机、爬壁机器人还有水下的无人船,把周围水下结构的变化可以感知清楚传递回来。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制定年度的养护计划,也可以根据大桥的情况,实时预警。

标准的实施有效提升大桥运行管理效率和灾害防御水平,同时这一标准体系通过开放接口与数据规范,为粤港澳大湾区其他交通工程提供可复用的技术模板。


随着湾区内交通设施日益完善,“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成为湾区通行新风尚,大桥通车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 陈新烈:《基于信息化协同平台的跨域机动车服务要求》和《基于信息化协同平台的跨域机动车服务流程》2项“湾区标准”,为公安、海关等部门智能监管数据的联动与共享提供系统支撑,可以帮助快速准确获取车辆信息,助力卡口验放时长缩短至60秒以内。

“湾区标准”筑牢食品“保鲜链条”

此外,湾区标准在食品安全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粤港澳三地冷链运输因体制机制差异,作业标准不统一,跨境运输中冷藏、冷冻食品腐损率较高,为此,三地多部门共同制定《冷藏冷冻预包装食品流通作业规范》等湾区标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家位于珠海横琴的冷链运输企业每天都有十辆冷藏车将冷冻食品运往香港,工作人员正严格按照冷链运输 “湾区标准”进行规范操作。

横琴大昌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仓库管理人员 张友军:这是我们在装货的一个流程,首先从冷库推出来测温度,然后再开车测温度,这个仓库要负18摄氏度,车里面要负18摄氏度才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食品冷链运输对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任何一个中间环节出现 “断链”现象,都可能导致食物腐坏。


湾区标准规范细化了冷链流通作业环节和冷链配送装车环节的温度控制,同时结合冷冻类商品、冷藏类商品的品种,以及收发货封闭月台温度、存储温度、配送车厢内温度等关键因素,提供了全面且有效的指引。据悉,“湾区标准”施行后,冷藏、冷冻食品腐损率降低了15%左右。

(央视新闻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