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人认为房价下降将惠及低收入群体,但恰恰相反,他们不仅没有因房价下跌而获得购房机会,反而因行业萎缩失去收入来源;已购房群体则面临按揭还款压力,若不及时遏制,将严重损害数百万家庭的切身利益。
这是5月20日,北大经济学教授、号称中国房地产之父的孟晓苏先生接受《楼市透视镜》采访时说的话,归根结底一句话,他的意思就是说,房价下降对谁都没好处。
他认为,房价下跌导致居民资产严重受损,居民为避险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同时,房地产行业低迷也引发广泛就业问题。
我觉得他说的这些房地产影响是客观事实,这也是房地产自身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关联着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行业的发展决定的,而且还影响着众多人的就业,这一点毫无疑问。
但房价下跌对谁都没有好处我并不赞同,今天我说这样的话不太合适,因为本身房地产处在一个需要也应该止跌回稳的阶段,但我想说,很多人都会拿这句话来要挟,过去都是这么干的,导致房地产好像只能承受上涨不能承受下跌。结果也是,我们真的好像一点都没有能够承受房地产下跌的能力。
无论房价大幅上涨还是大幅下跌都不正常,其实现在的止跌回稳导向是对的。从来也没有希望让房地产重回过去,而是要在这个阶段实现安稳跨越。但谈何容易?
我们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挑战,我们都知道,当下不容易,所以房地产该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也是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房地产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了,否则就真的没法对抗各种问题了,也有人说,房地产必须得重新回到过去,否则就真的没法对抗各种问题了。
看似都有道理,但实际上都很片面。
前段时间,孟晓苏在视频中表示,预计2026年美房地产可能会面临着崩的问题,这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1954年、1972年、1990年、2008年,他说这个规律非常准,不是人为能控制的,2008年大家都还比较熟悉,那么经历18年后就是2026年。
如果房地产出问题后果是很严重的,不用多说,孟晓苏也表示,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问题呢?
此前,孟晓苏还表示,打赢关税战的核心是恢复房地产的支柱地位。在房价普遍下跌面前,几乎没有人能逃脱避险,真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房地产是我国城乡居民最大需求,也是我国内需产业的最大订单,它发挥着国民经济内循环主要动力源的作用。
该如何重启房地产?孟晓苏认为有两点。
第一,要把“稳房价”和“止跌回稳”作为任务,打响全民财富保卫战。政策调整需要及时跟进,不要用“刻舟求剑”过时政策应对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以免政策推出因为拖延太久而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我倒是认为政策确实不仅要有力还要及时,2020年那年就因为预估不太准结果导致房地产后续很难再恢复。
第二,在化解存量房的思路应当及时转向。他认为要“盘活存量用地与商办用房”,可以阻止整体房价继续下跌,更重要的是用“稳房价”实现“稳预期”。还是那句话,房地产可以带来装修、家居、家电和许多其他消费品的购买,只要房价能够稳住,不仅能增加居民消费信心,还能让大家敢花钱。
第三,彻底取消北上深限制性政策,不再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孟晓苏认为,限制性政策应当用于保障房领域。
所以,孟晓苏说必须重启房地产支柱地位,否则可能面临着美危机与我们房地产问题的叠加。这两个叠加危害很大。孟晓苏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有很大需求空间,特别是城镇化的巨大红利尚待发挥。虽然近期房价呈现下跌态势,但从全球范围和长期视角来看,房价总体呈现上涨趋势。
对于孟晓苏的建议我认为值得思考,毕竟人家是有经验的,但对于立场问题我们不能完全信任,总之,我也希望房地产以后的政策要做到不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有一个全面长期的规划发展。反正就不要再幻想房地产重回过去的美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