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部的海滩上,解放军第73集团军的05式两栖突击车碾过1.5公里障碍区冲向海岸线,士兵喊出“随时能战”的口号——这一幕发生在台当局就职周年演讲的同一天,绝非巧合。

北京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台北:所谓“加强防御”的豪言壮语,在解放军的钢铁洪流面前不过是纸面文章。这场演习背后,是两岸军事对峙的螺旋式升级,更是中美在亚太角力的缩影。

(图1)


第73集团军的选址本身就充满威慑意味。

厦门驻军距离金门不到30公里,这里部署的05式两栖车(如图1)能在40公里时速下搭载重型武器抢滩,被称作“攻台先锋”。

当央视高调试射登陆画面时,台湾国防部正监测到15架次解放军军机越过海峡中线。这种“演习+巡航”的组合拳已成标配:今年3月台当局称大陆为“外国敌对势力”后,解放军立刻用环台演划出红线。

北京的逻辑很清晰——任何触碰“台独”红线的言行,都会换来军事压力的加倍奉还。

台当局的周年讲话像在玩火。他一面承诺“强化自主防御”,一面回避“九二共识”,这种既要安全又要“独”的话术彻底激怒了大陆。国台办当天就定性其“顽固坚持台独立场”,而演习就是最直白的回应。

值得玩味的是,这次解放军出动的规模比4月军演小,但所有行动都刻意越过海峡中线——这既是成本可控的威慑,也是对台“中线默契”的进一步蚕食。大陆正在用“切香肠”战术告诉台湾:你们所谓的防御纵深正在一寸寸消失。

(图2)


台的应对暴露了致命软肋。

尽管喊着“滨海决胜”的口号,但面对解放军年均上千架次军机扰台(如图2),台战机出勤率已逼近极限。美国承诺的F-16V和鱼叉导弹远水难救近火,而大陆的05式两栖车已列装数百辆。

更讽刺的是,当台当局强调“自力更生”时,台湾的“雄风”导弹却屡曝零件依赖美国供应商。这种战略困境折射出台当局的最大悖论:既想靠美国壮胆,又怕被当棋子抛弃。

美国的暧昧态度让危机更复杂。特朗普政府一面重申“反对武力改变现状”,一面加速对台售,这种“战略模糊”反而刺激两岸冒险行为。

可见,解放军此次演习特意展示两栖突击能力,就是在警告美国:即便你们武装台湾,我们也具备速战速决的硬实力。

(图3)


事实上,华盛顿的算盘也很清楚——既要让台湾变成“刺猬”,又不能让它真引发战争。这种危险的平衡游戏,正在推高误判风险。

纵观全局,台海已陷入“行动-反应”的恶性循环。大陆每场军演(如图3)都在测试台反应速度和美军干预决心,而台湾每笔军购又触发大陆更强势的反制。

眼下最危险的信号是,双方都在为“最坏情况”做实质准备:

解放军强化登陆作战;

台转向不对称战争;

美国则忙着在亚太部署导弹网络。

当所有人都开始认真备战时,和平的窗口只会越来越窄。

这场较量短期内难见分晓,但趋势已清晰可辨:大陆的军事优势正以肉眼可见速度扩大,台湾的防御策略越来越依赖外部变量,而美国的干预成本正随着解放军区域拒止能力的提升而飙升。或许用不了几年,人们回看2024年这场两栖演习时会发现,它不过是台海天平倾斜过程中的又一个刻度标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