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康医学院红十字会秉承平安校园生命防线建设使命,在上海市红十字会的支持下,积极开展2025年“培训8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实事项目培训。

此次培训采用“线上理论+线下实操”双轨教学模式,316名师生率先完成线上理论培训,5月9日、12日、13日,20人的市级师资团队送教上门,采用“小班化+一对一”精准教学模式,通过10个教学班次,实现参训师生100%通过考试,获得应急救护员证书。





平安校园守护升级,

首次实现急救培训全面覆盖

校内保卫、物业等“隐形守护者”首次全员参加应急救护培训。通过专业培训与实战演练,这些一线工作者化身“应急先锋”,不仅练就“黄金四分钟”救护硬功夫,更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从保安到保洁,从门卫到维修工,全员持证上岗,让生命守护力渗透校园每个角落。






多元文化交融实践,

构建国际化校园守护生命共同体

留学生们与本土师生并肩而坐,共同在急救培训课堂上展开了一场关于生命守护的深度对话。从心肺复苏的精准操作到创伤包扎的默契配合,急救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多元文化的土壤里。一位来自非洲的留学生在培训后感慨:“我第一次系统学习急救技能,觉得非常有意义,以后无论在校园内还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情况我都更有信心了。”这场无国界的技能共享架起了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近年来,学校红十字会开展急救教育破圈行动,构建“医教研用”融合新生态。通过向全体师生开放急救课程,将专业技能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守护力量——心肺复苏演练融入晨间操,创伤包扎教学嵌入社团活动,AED操作培训覆盖后勤人员。这种“技能下沉”模式已培育出千余名“校园急救侠”,他们活跃在教学楼、食堂、运动场等场景,织就全天候生命守护防线,使校园成为培养安全意识、健康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第一阵地”。

此次培训既彰显了“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精神,更通过构建“人人会急救、处处有守护”的校园安全网络,为推进教育系统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贡献了专业力量。未来,学校红十字会将深化与社区医院、消防部门联动,构建“校—社—家”立体化急救体系,让平安校园建设既筑牢“硬核防护屏障”,更彰显“人文关怀温度”。

我们坚信:当急救意识融入校园基因,汇聚成守护生命的磅礴之力,健康校园必将绽放出生命守护的蓬勃生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